1.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2.翻譯
真實(shí)的言論并不顯得美麗動(dòng)聽,美麗動(dòng)聽的言論多半不真實(shí)。
善于辯論的人不和別人爭辯,是因?yàn)閯e人找不到與他爭辯的漏洞而無法與他辯論,不善辯論的人與人爭辯時(shí)反而是漏洞百出。
不得以與人經(jīng)常爭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一般都不是博學(xué)多才之人。
因?yàn)椴W(xué)多才的人,一般難以擁有真正的大智慧。(與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同出而異名)
? ? 圣人不看重積蓄,越是窮盡心思的為別人著想,自己反越擁有的更多。
越是把擁有的幾乎全部給予別人,自己反而都得的就越多。
天道循環(huán),天之道,孕育滋養(yǎng)萬物而不妨礙萬物生息,圣人之道,依循天道而為之,世人莫能與之爭,是謂不爭。
3.? 討論
3.1? ? ? ? 信言為為什么一定不美?信言可不可以也美?
3.2? ? ? ? 與人辯論者一定都是不善于辯論的人嗎?
3.3? ? ? ? 博學(xué)多才為什么難以擁有大智慧? 博學(xué)多才之人有大智慧之人嗎?
3.4? ? ? ? 圣人(品德高尚的人),如果不積拿什么為別人著想?如果圣人不積拿什么給予別人?
3.5? ? ? ?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有沒有嚴(yán)密的邏輯推理?
3.6? ? ? ? ’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僅僅是勸世良言?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真理?
3.7? ? ? 天之道利而不害,既然不害,又何來天地不仁?不害是不是就是仁的一種表現(xiàn),如果是,豈不自相矛盾?
小編不才,才疏學(xué)淺,以上問題終日困惑不解,希望各位大俠,高人路過時(shí)給予指點(diǎn)迷津,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