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我堅持晨間日記已經(jīng)快兩年了,堅持每日學英語30分鐘也1年多了,在簡書上輸出了16萬多字,真有些不敢想象,但這真的發(fā)生了。然而,我現(xiàn)在每沒一點釋放,長舒一口氣的感覺,因為只是個自然、只去做的過程。沒有壓力!是我主動愿意去做的,現(xiàn)在的我也沒有過多的想“能不能成功?”/不成功怎么辦?,”要不要放棄“等這樣的想法,只是自然的習慣,也開心的堅持,相信刻意的習慣與認真的行動一定會有所收獲,相信沒有行動是一定不可能成功,沒有行動是不會做出改變的!
一直以來,我認為自己是個自卑的人,做一些有難度的事情時,總會在開始和做的過程中,蹦出“可能不成功、收獲可能不如預(yù)期、這得多久才能見成效呀”這樣的想法來,除非特別有興趣的事情。回想一下,很多收獲與技能,基本是因為感興趣,而在興趣保持一定熱度時,收獲的,當然,也是因為熱度降低,而沒在繼續(xù)。我想許多人都是這樣的。當然,有時也會因為單純的堅持,試試挑戰(zhàn)自己,亦或是責任使然,也促成了不少事情。這些情況一般是短期的。
當我在看到一些偉大之人,因為長年堅持某事而水滴石穿,取得大成功時,總是投以敬佩的目光,心想:這人好偉大,這么能堅持,這不是常人能及的。其實,這個時候,自己給自己已經(jīng)有了一個言下之意:我是常人,沒辦法像他一樣,只要遠遠的、敬佩的看著他就行了!
以前,我一直是這么看的,也一直認為,常人就是常人,他們的努力、毅力和壓力,我們普通人無法企及,也無法接受,最好想都不要想。如:每天4點就早起練球的喬丹,堅持晨間日記數(shù)十年的佐藤傳,堅持一生日記并記錄每一項事物時間花費的柳比歇夫,兩年來每日一封2000字《硅谷來信》的吳軍,兩年多來每周親自寫講《靜聽日本》的徐靜波……
但,經(jīng)過易效能的謝學習,經(jīng)過閱讀《和時間做朋友》《晨間日記的奇跡》《搞定》《精力管理》《富蘭克林自傳》等書籍后。同時經(jīng)過自己一年多的實踐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理解錯了。
一直以為,之所以他們偉大,他們一定有堅強的毅力,有堅持的決心! 長期頂著巨大的壓力!所以他們不是常人!其實并非這樣,他們開心快樂而甚至單純的生活著呢! 只是他們有多了相信,少了懷疑,形成并保持了習慣而已!
其實,很多道理都是相通而簡單的:相信,你就去做,不要懷疑。如果不如預(yù)期,要么是被動付出,要么方法有待改進,要么就是“我做不到、沒收獲”等不相信而產(chǎn)生的懷疑的雜念影響的。
今天6點,再次收到組長滿春的在線語音會議邀請,我推遲了一會,源于“相信與習慣的力量”的想法,還是加入了。由于在外地培訓,和同事同住,不方便說話。我就聽他們說,基本是滿春一人在說,我們2-3人一直在聽或者不在聽。理應(yīng)10多人參加的會議,就4人參加,1人在說。反思自己,我也好幾期沒參加了。最后,滿春提醒大家,周三要交簡書輸出作業(yè)喲!我突然想起了剛剛參會時“相信與習慣的力量”的念頭,要不然,我可能因為沒形成習慣、沒收到提醒而沒去寫出這篇心得,那16萬字可能就真是一個可能啦!那我的表達,我的文字組織如何會提高呢?
相信相信與習慣的力量,你就會充滿力量!
我是大禹,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