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遷》第三章聯機學習——找到知識源頭,提升認知效率。
區別不在于學不學,而是認知效率。學習前,想明白學什么、怎么學、有什么用如何兌現。
功利學習法:學的更好卻學的更少。
知識爆炸的年代,最好的方式就是辨別一二三四手信息,走向知識的源頭,并與那些人站在一起,總有一天,也會成為創造知識的人。
功利讀書法:提高認知效率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極強的目的性”。
一二三四手知識解決讀什么的問題,那如何讀?
極其功利的少讀書,有目標導向、有即時反饋、最近發展區。能解決當下問題的、學了有地方用的,難度適中的知識最有效。
從遇到的問題出發,從我能實踐的領域出發去找合適的認知材料。這樣就解決了知識多的問題。知識不用就沒有價值。
極其功利的配置資源:娛樂性的、知識性和心智提升類的。
認知性閱讀都不會讓自己那么舒服。
一定忍住買書的欲望,極其功利的分配資源——從自己的需求開始,區分三種閱讀,設定目標,分配資源。
不要從第一頁開始讀,更好的方法是先選書(看書評,豆瓣)在看目錄,在看具體章節,大約用十五分鐘來選書。再按需分配讀書,有了目的性、認知資源及帶著問題讀,就會少讀書。
先找到目標,調整好資源,帶著問題進入就這三步,跑贏90%的人。
學什么?如何學?如何在需要的時候調取知識——知識晶體——知識的提取密碼——整個學習中最關鍵的一環。
知識量和知識點之間的架構非常重要。
如何讓知識變成知識晶體?關書敘述
——關聯、樹狀、序列、數據。
如知識管理分為知識儲存、知識提取、知識呈現。
目標管理法則——目標必須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達到的,和其它目標具有相關性的、有明確的截止期限的。
時間管理:輕重緩急四象限
職業生涯三葉草——興趣、能力和價值
找到知識源頭、極其功利的讀書、萃取知識晶體,這就是提高認知效率的核心方式。
聯機學習者,成為知識的路由器。
信息爆炸時代,調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
三種學習思路
自學:自己找答案
聯機學習:和同行交流,用答案換答案。
跨界聯機學習:跨行學習交流,用答案換答案。
遇到問題:苦思?找書?找人?誰最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聯機社交學習是最快的學習方式。
個體的學習循環——認知——理解——踐行——學習,只能發生在一個個體中。大腦互聯后認知和技術都可以分包,只需要知道誰有答案就好。
什么是最重要的能力?提問能力和整合能力!
終生提問者:問題比答案更重要!
知識樹和問題樹!焦慮的焦點在如何學習上而不是學來干嘛上。
問題樹依托一個真實的、高價值的、并有可能被解決的問題來展開。
如果一個知識不能用來解決問題,就不值得學習。需要的是用來解決問題的知識。沒有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專注還是多元?
專注于你的問題,調取多元知識,在目標上專注,在手段上多元。
如何應對知識折舊哪?
多讀不容易折舊的經典的書,第二,不斷更新最新的內容。
提問即創造,一種是靈感迸發,一種是厚積薄發,一種即興發揮!提問還是成長的催化劑。
在任何情況下多問為什么都可能引起改變的第一步。一個好的問題是你開始創造的第一步。
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明天的實踐和問題解決上,就不容易忘記了。
以問題為中心,基于問題的學習,讓關注點更少,進步更大。做終生提問者。人生就是一個個問題解惑的過程。
別列書單,列問題單。(應用)
好奇心是最有動力學習的未來方向。
如何提出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問題?
1,不做伸手黨,準備充分,目標清晰。
2,好問題都是組合拳
3輸出答案。五個絕佳的思考角度?
證據、視角,聯系,猜想,相關
知識IPO:把知識變現成價值。
輸入問題、解決問題、輸出產品
設計自己的知識IPO
1.必須有一個真實的、高價值的、并且有可能被解決的問題。
2.不是要學習知識,而是要解決問題。
3.輸出倒逼輸入。
自下而上: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信息源頭——知識晶體——聯機思考——問題導向
站在知識的源頭萃取知識晶體
聯機學習,用一塊知識晶體換回來更多晶體
以問題為中心創造自己的問題樹
用知識IPO讓知識變成價值。
在知識爆炸時代,不段地聯機、提問、傳播,永恒地提問帶領我們躍遷。
用提問學習,用聯機思考,用輸出整合。
第四章? ? 破局思維
升級思考,解決復雜問題。
人生就是一次次破局的過程,就是系統。認識局、理解局、控制局最后才能破局。
小人之小,并不是品格的低微、智力的稀缺,而是格局之小眼界之小和系統之小。
不怕痛苦,怕痛苦的沒有意義。
打破輪回:第一序(狀態改變)、第二序的改變(模式改變)——破局的關鍵
躍遷就是一次次讓自己做第二序的改變,一次次破局。而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識別所在的系統。
系統:新手看樹木,高手看森林。
系統的基本特質,由元素和元素之間的關系構成,關系更重要。石頭水流是元素,波紋是功能,位置是關系。只要不改變系統的內在結構和功能,即使替換所有的元素,系統也會保持不變,或緩慢變化。
不了解系統,即使看到一切,你也什么都看不到,看——看到——看懂。世界屬于能看懂系統的人。這個世界絕大部分運作,都不在你眼前發生,世界早已先你而行,如果你看不懂系統,就是現代世界的睜眼瞎。
新手學習系統,老手會利用系統,高手需要破局。系統最重要的是關系,最重要的兩個關系——時間關系和空間關系。有見地,無非兩個方向——看的遠和看得透。
看的遠是能看到事物發展的脈絡,找到過去和現在的關系找到回路;看的透則是能夠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規律,看到事情背后的“層級”。
回路:設計人生的增長引擎。
一個回路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自我強化的正循環和負循環。
四種增長引擎:好習慣、從興趣培養到能力養成、快速學習的知識IPO、企業管理中的“信——任”循環。
四種死亡螺旋
窮者越窮——要用一條“想未來——高收益”的小循環抵消這個窮循環。
投入不足
工作狂循環:需要工作和熱愛工作的區別。
做自己:求認同——找不到自己——求認同。
如何創造正循環、停止負循環?
識局:短期感受和長期收益總是相悖。
正循環開始都感覺累,不舒服,而負循環的開頭——忙而帶來的充實感、不投入的安全感、工作狂的成就感、短期感受都很好。
好的破局者往往知道,短期很爽的時候要警惕長遠會損失什么?當短期體驗痛苦的時候,需要自我激勵,長遠的收益會是什么?
搭建正循環系統、破處負循環系統,切斷自毀線路。
作為一名系統思考者,能養成的最好的第一個思維習慣就是逆時間打斷負循環。
一旦發現是首尾相連的,盡快打斷這種惡性的負面循環。可以通過直接打斷、引入更多資源,或搭建新的回路來實現。
第二個思維習慣就是順著時間搭建正循環。
學習一些能自增長的技能:讀寫能力、破英語社交能力、解決問題、聰明的善良。
層級:看問題很透徹的技術
高效能人士的自我管理體系是一個“高效能塔”
資源層:個人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情感資源
方法論層:使用資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論。
目標層: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背后的價值判斷。
勤奮的三重境界:
低水平勤奮靠努力,所以,要付費學習、要抽出時間、精力來學習
中 水平勤奮靠方法,一定要相信,今天遇到的問題,早有人遇到過,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學習。
高水平勤奮靠選擇目標。更少目標,戰略勤奮。生涯規劃、個人戰略、個人生設計的話題。
理解多層系統,解決復雜問題。
上層決定下層,方法論決定努力方式。下層無解,向上一層。在多層系統里,每一層都是其下一層的第二序改變。
低水平勤奮其實就是低層次努力。
一個人的外在成功是:能力——站位——趨勢的多層體系。
知識體系是一個:信息來源——學習方法——聯機大腦——解決問題的系統。
寫作是一個:細節——句子——段落——框架——主題的多層次結構。
脫困四問ETA:情緒——事件——目標——行動(未來,我,應該對這件事,怎么做?)。
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如果太關注學習的快感,而忘記了學習的目的,整體效率也會降低。
控制點:讓復雜的事盡在掌控。
如果能把握大部分控制點,這個事情就基本可控。把控一個多層次系統有三個原則:多層布點、單點可控、目標折射。
一年要讀100本書。目的是什么?如果知道自己達到了?這個目標除了讀書還有其他方式嗎?
找到了目標,下一步也要繼續布控制點。
單點可控。控制點分為:內部:能力(穩定)、努力(不穩定)
外部:難度(穩定)、運氣(不穩定)。
這世界上永遠有兩種人:掌控者和機會主義者。掌控者懂得把注意力盡可能放在內部、穩定的因素上。注意力分配:能力>難度>努力>運氣。
所謂成熟就是理解了世界的復雜性,不再要求一味走直線。在路線問題上,擁抱折射,在最終結果上專注不動,兩點之間,阻力最小的線最快。
第五章:內在修煉——躍遷者的心法
真正的改變都是逆人性的,你可以了解躍遷的技術,但推動躍遷的關鍵動力是我們要成為什么樣的自己。
活在連接時代的內在修煉。
看世界:開放而專注。開放是道德修養,更是理智選擇。隨喜贊嘆!開放才能專注。
高明與不高明的觀點的差距并不在于智商,而是在于眼界。
站在趨勢的監督看待產業
站在行業的角度看待企業
站在價值鏈的角度看待自己,理解什么是真正需要專注的競爭力。
你對外界的看法,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看待自己:遲鈍而有趣。遲鈍不是慢而是看到了更大的系統。有趣的人不是浪,而是看到了更遠的格局。
我越龐大的系統,反饋的周期越長,越需要更久的時間和耐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克制第一反應,等待第二反應。第一序改變往往帶來好的感受,而第二序改變帶來長遠的改變。
成功是有限游戲,而成長是無限游戲。
超然就是在每個有限游戲里深深入戲,但是依然有跳出無限游戲的能力。只有還有好奇心這個世界依然在你面前延伸。多問“為什么”?
“遲鈍而有趣”七律
對不重要的事,漠不關心。
忍住第一反應,等待第二反應。
不追熱點,等要點浮現。
尋求整體最優解,站在長周期做判斷。
多元,定期做點兒不靠譜、有趣無用的事。
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找到自己的無限游戲。
當下焦慮,不要當下好奇心。
看人際:簡單善良可激怒!
這是一個每個人都熟悉的陌生人時代,一個弱關系比強關系多的時代。我們從熟人社會逐步步入了“陌生人社會”。
TFT第一步合作,第二步,重復對手的行為——你合作我合作,你背叛我背叛。
善良:總是表達善意,永遠不會主動背叛。
可激怒:當對方背叛時及時識別并且一定報復,不要讓背叛者沒有損失,勇氣。
寬容:既往不咎,恢復合作
簡單:邏輯清晰簡單,容易識別,讓對方在較短時間內理解策略。
簡單真實最有力量。
極致的聰明和善良
專注——開放,沒有開放的心態和眼界,不可能專注。
好奇——遲鈍,不能理解系統,沒法理解留白的重要性,也就無法安心獲得樂趣。
可激怒——簡單善良
外在的聰明總是安在內在修煉之上。
如何成為一個別人看好、愿意交往的高價值之人?
1.善待親人,形成正循環
2.做足夠大的夢,才會有足夠多的人幫你。
3.快速成長,并讓別人看到。
4.懂得陪伴,朋友有情緒低落時,別評價、也別急于解決,陪伴就好。
5.廣結善緣——能力范圍內,能幫就幫一點兒,恰當接受別人的謝意。
從一個很功利、頂級聰明的角度出發,最后推導出來的東西,往往是善良的,頂級的善良的。
善良是一個心智成熟的表現。善良比聰明更難。
知識知識就兩件事,一個是不斷刷新的新知,一個是越來越堅定的舊知。
躍遷,先從學習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