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賦》章讀完已幾日,今日有時間寫一點東西。 “賦”,作為詩經(jīng)的“六藝”,最初是其創(chuàng)作手法之一,經(jīng)典的解讀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而這一解讀依...
今天終于有時間再讀《樂府》第七。我以為,劉勰在詩歌的起源和發(fā)展這個問題上,有諸多令人疑惑之處,這或許是時代的局限,讓其無法看清詩歌發(fā)展的總體脈絡(luò)...
《文心雕龍》第六章《明詩》。此章的內(nèi)容有兩方面,一是講《詩經(jīng)》的地位,也即其政教作用;二是詩體流變,主要是四言詩,五言詩。 關(guān)于第一點,我同意“...
把《莊浪縣志》大略翻了三遍。對其主要信息大致了解。于是有嘆焉! 一是,縣志主要撰寫著王鐘明為福建人氏,順治五年舉人,康熙年間任莊浪縣令。莊浪歷任...
此生干事業(yè)無事業(yè),就連最后一點讀書,也多有淹蹇。或許能在紛繁雜事中保持一點從容,則為萬幸。 《辨騷》第五讀完好幾天了,但無文字之緣由,除了瑣事外...
第四章《正緯》讀起來不像前三章那么抽象,理解起來也容易。但是緯讖本身讓人感覺迷茫。 《文心雕龍》前四章除了講特定的原理之外,我以為是很好的文獻學(xué)...
“宗經(jīng)”章讀完。我以為,“原道”“征圣”“宗經(jīng)”是《文心雕龍》的核心思想,它們?nèi)呷灰惑w。系統(tǒng)論述“文”的根源。 葛兆光的《中國思想史》(第一...
今天讀完“征圣”第二。“征”為“驗證”之意;“圣”就是“圣人”。“征圣”就是驗證于圣人。此種解釋我以為得當(dāng)。首先說一下我對圣人的理解。去年讀《西...
《原道第一》讀完。作為文學(xué)理論著作,劉勰在開頭“原道”,應(yīng)有很深的用意。即從“道”的角度闡明“文”的源頭。在劉勰看來,“道”“文”同源。先祖在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