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忤合第六】 原文:(6.5)非至圣達(dá)奧,不能御世;非勞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見情,不能成名,材質(zhì)不惠,不能用兵,忠實無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
【忤合第六】 原文:(6.3)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用之;用之于國,必量國而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與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能氣勢而與之。大小進(jìn)...
【忤合第六】 原文:(6.2)世無常貴,世無常師。圣人無常與,無不與,無所聽,無不聽,成于事而合于計謀,與之為主。合于彼而離于此,計謀不兩忠,必...
【飛箝第五】 原文:(5.4)用之于人,則量智能、權(quán)材力、料氣勢,為之樞機(jī)。以迎之隨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飛箝之綴也。用之于人,則空往而實來...
【飛箝第五】 原文(5.3)將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權(quán)量能,見天時之盛衰,制地形之廣狹,岨(zu)崄(xian)之難易,人民貨財之多少,諸侯之交孰親...
【飛箝第五】 原文:(5.2)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毀之。或以重為毀,...
【飛箝第五】 原文:(5.1)凡度權(quán)量能,所以征遠(yuǎn)來近。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nèi)外之辭,知有無之?dāng)?shù),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后...
【抵巇第四】 原文:(4.4)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闔,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
【抵巇第四】 原文(4.3)天下紛錯,士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饞賊,賢人不用。圣人竄匿,貪利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