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品評??
七律●蓮峰松月我醉欲眠松且去,任他明月下蓮峰。瓢泉野老歌豪放,煙水范蠡舟縱橫。飛鳥歸林無覓處,啼猿掛壁有遺蹤。五陵年少何堪羨,夢后輕蓑幾萬重。 庚子年四月十三(頷聯(lián)對句三拗五救) 注:①瓢...
拜讀老師詩歌大作,淺析如下:
1、用典豐富
詩中“欲招明月慰幽獨(dú)”化用了李白“舉杯邀明月”的詩意,“又聞子規(guī)啼古木”借用了“杜鵑啼血”的典故,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nèi)涵和歷史厚重感。 2、意象眾多
明月、煙波、子規(guī)、古木、鳳閣龍樓、彩云、叢竹等豐富的意象,營造出了或空靈、或華麗、或清幽的意境,使詩歌富有畫面感。
3、浪漫風(fēng)格
整體呈現(xiàn)出浪漫主義色彩,如“求仙訪道不須愁,棄舟登臨時騎鹿”“愿借雙翼銜云過”等詩句,充滿了奇幻的想象和超脫的情感。
4、情感多變
從開篇的孤獨(dú),到中間的灑脫,再到最后的壯志豪情,情感跌宕起伏,富有層次。
5、句式靈活
詩句長短交錯,語言流暢自然,具有較強(qiáng)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如“天接水,水涵天,九萬里鵬向日邊”。
6、反復(fù)詠嘆
“鹿兮鹿兮上崖巔,休問今夕是何年”這種重復(fù)的表達(dá),增強(qiáng)了詩歌的抒情效果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