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語言形式: 對話與表達是心理治療的基礎而且是重要的形式。什么是語言?只有口語表達的才是語言嗎。當然不是! 透過某種形式人人與人之間可以表達與接收,促進人際之間的互動與...

多元化的語言形式: 對話與表達是心理治療的基礎而且是重要的形式。什么是語言?只有口語表達的才是語言嗎。當然不是! 透過某種形式人人與人之間可以表達與接收,促進人際之間的互動與...
自助旅行: 人在旅途遇見什么樣的人事是個未知數,走出去可以看見自己有多少照顧自己的能力,這也是一種生命的自由。 父母看似在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孩子,讓他衣食無憂,但其實是剝奪了孩...
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影響是雙向的,當對方對我們產生支持和滋養時,相信我們的生命也在以某種方式來贊助與滋養對方。如果你喜歡接近一個幽默的人,感受他帶給你快樂的同時,對方也看到自己身...
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影響是雙向的,當對方對我們產生支持和滋養時,相信我們的生命也在以某種方式來贊助與滋養對方。如果你喜歡接近一個幽默的人,感受他帶給你快樂的同時,對方也看到自己身...
一個人在生活里迷路的時候,陷入困境或無法信任自己時,可以邀請最懂自己的生命會員走進來,讓這些重要的會員在當事人的身體里發生,讓他們的心得到支持。 面對這樣的困境誰最懂你? 你...
從兒童發展的概念或文化里對兒童的期待,我們習慣不去關心孩子的熱情在哪里,而是關注孩子應該要會什么、做什么,才是正確的、有用的。大人對于孩子經常有許多訂定好的標準,這些標準代表...
敘事取向很重視屬于個人獨特的知識與能力,稱為在地性知識,其中往往存放許多珍貴與熱情故事的情節。在敘事治療概念里,很重要的是先把眼光對焦在人們生命熱情的所在,也就是人做哪些事情...
敘事對人的尊重以及對生命的承接姿態,讓人在困頓的時候,還能被珍惜、被看重,能用這樣的視野面對困境,會有一份獨特的幸福感。 打開視野找一處立足之地,不再把困境看成是自己的無能和...
每個心理治療取向,因依循哲學觀點的不同,會有其獨特的治療范圍。這些氛圍會影響治療的流暢及結果。猶如觀賞一部影片,再在開始幾分鐘,我們就知道這部電影拍得如何,導演用什么方式說故...
敘事對人的尊重以及對生命的承接姿態,讓人在困頓的時候,還能被珍惜被看重,能有這樣的視野面對困境,會有一份獨特的幸福感。 敘事取向強調,要了解人而非評價人。這種位置會讓許多孩子...
我們這一生想要的太多,實現的卻很少,于是我們不快樂,因人際關系不好焦慮,也因為不能比他人更優秀而失落。我們把眼光更多的投射到他人的身上,卻從沒認真的欣賞過自己。 我們的周圍也...
通常我們都希望自己擁有好的人際關系,那到底是什么樣的人際關系才是好的呢。按照我們的文化,一般大家都認為好的人際關系就是人緣好、受歡迎,這是我們定義人際關系好的方式。但其實我們...
初次見面的人謙虛謹慎,因為不熟識希望給對方留下好印象,于是盡量展現出溫文爾雅、落落大方等樣貌。你的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又會召喚出對方美好的一面——豁達開朗、健談,于是彼此賞識、...
在尼泊爾旅行的人,路上遇見當地人,對方會雙手合十,微微低頭說:NAMASTE!原本意為不相識的兩個人為彼此停留,在友善的氛圍里鏈接,也就是彼此用“內在神性”相互連接,這便是彼...
重組會員的概念,說明我們如何站在主人的位置,邀請適合的聲音進來,好讓我們可以找到自己。在這樣的關系里,看起來好像我們只是承接會員對我們的單向影響,但生命與生命之間永遠不會是單...
當我們陪伴一個人時,可以把重組會員的概念轉化為對話的形式加以運用。當他們在生活中迷路,陷入困境或無法信任自己時,可以透過這樣的問句,協助他們邀請適合的會員進來: 1、面對這個...
很多時候我們會想念自己的某些樣子:天真的樣子,質樸的樣子,直爽的樣子,不計較的樣子,樂觀的樣子,勇敢的樣子,安靜的樣子,自由的樣子……在敘事治療里把這些我們喜歡的樣子稱之為偏...
我們為了某些因素,不得不進入不舒服的人濟場域,和我們不想靠近的人互動,這種狀況雖然不意味著這些人不夠好,但因為體制或系統設計不良,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了許多干擾,讓我們基于安...
助人者因為對當事人生命好奇,帶著解構的眼光開始訪問對話,讓當事人從問題故事里抽身,逐漸看見自己的在地性,看見自己的支線故事,進而改寫原來問題故事的劇本。比如,在生活里有人問他...
為了建構有能力的自我認同,如果我們讓人在聊愈的路途中,發現自己有能力幫助自己,自己有能力走出屬于自己的一條路,也就是當他看見自己是自己生命的專家時,這樣的看見會進一步改寫他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