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原文】國之大臣諸大夫,博聞、辯慧、游居之事,皆無得為;無得居游于百縣,則農民無所聞變見方。農民無所聞變見方,則知農無從離其故事,而愚農不知...
7、【原文】無得取庸,則大夫家長不建繕。愛子不惰食,惰民不窳,而庸民無所于食,是必農。大夫家長不建繕,則農事不傷。愛子惰民不窳,則故田不荒。農事...
《秦始皇本紀》在敘及秦二世即位后,有一段趙高的進言: 趙高說二世曰:「先帝臨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為非,進邪說。今陛下富于春秋,初即位,奈何與公卿...
今天的《商君書》,跑上來第一篇叫做《更法》,內容是商鞅和秦國另外兩名大夫甘龍、杜摯,在秦孝公面前關于“要不要變法”的一場辯論。 但這一篇不大可能...
昨天,我說了一個秦漢史的學界常識:“始皇帝”不是秦始皇在世時臣民對他的稱呼,死了以后才會叫他“始皇帝”。 一天之內,大約是十來個人反駁我,有意思...
杜甫生于大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恰好是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年;死于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是李隆基孫子唐代宗的執政中期。杜甫近六十年的生命...
今日“姑息”,有“姑且息事寧人”之意,故與“茍且偷安”同義。 曾子臨終前,一旁童子提醒他身下睡有不合禮儀之席。曾子喚兒子立刻更換。兒子認為曾子病...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的第26則,原文如下: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上篇說及發生于秦王政元年(李學勤先生推定)的一起偷牛冤案,其當事人講某被誤判為黥城旦,即先處以黥刑,被刺面,然后服以一定期限的勞役。后案件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