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 這是九月的一個早晨,他拉開窗簾的時候好像看見了海,淡淡的藍,平坦,沒有太多浪花,像是女子攤開的長裙。 他記得他們初識時曾在海邊奔跑與舞蹈,他們輕盈的腳...

風兄的小說總是能越看越上頭,一場簡單的情殺懸疑卻能扯出清代踩背酷刑下的冤魂,不僅邏輯處理上很見功力,環境的細節暗示也耐人尋味。
主線是探案,為追查拍攝于萬丈崖的謀殺錄像真相,另一條則是由踩背酷刑和怨魂附體產生的超自然謎案,將兩條線并行交匯,結果成了因果輪回,最后人鬼共情這點提升得很棒。
踩背是現代服務業的按摩手法,在古代卻是一種酷刑,這種現實元素穿越古代的反轉心思很新穎,除了這點當然還有從童話女主脫胎成為正義標志的辛迪拉了,那雙期待王子找到她的玻璃鞋在此文變成懲治惡靈的武器,真的是腦洞大開。
“總要給人或鬼一次機會。”寓示了人性的最高度,人或鬼并不是決定善惡的條件,每件事背后都有各種在流動的成因主導著一切。
題目用復仇的角度來讀難免覺得發涼可怖,可其實這篇敘述的是三代被社會遺棄或是被男性暴力的女性角色。
舅媽在第一段婚姻當中無法忍受貧窮,拋下親生女兒就離開家了,但是第二段婚姻沒有讓她更好受,酗酒和拳腳相向的丈夫,連帶著他們領養的女孩沙麗也遭殃,沙麗與舅媽從敵對到聯盟,讓小說有了一個詭譎的既溫馨又悲哀的亮點。
舅媽是暴力下的受害者,可以說鏡中沙麗是她,她也曾經是那鏡中的沙麗;而她也確實是個不合格的母親,不合格到都忘了自己有過一個孩子,她的精神崩潰并非完全因為她是一個惡母,有一半的程度是因為她同樣是被忽視、被生活壓垮的女人。其實她是有機會被拯救的,可惜一個機會也沒抓住,且后來又陷入了第三場扭曲的婚姻中。
鏡中沙麗是舅媽在第一段婚姻時拋下的孩子,她為了尋找媽媽,車禍身亡,撞死她的人正是現實沙麗的親生父母,還有舅媽的第二任丈夫丁笑,悲劇是由找媽媽展開的,要找到媽媽的意象也一直貫穿全文,對孩子而言想找媽媽不是為了復仇,而是因為這是鏡中沙麗被撞死前最大的執念。
將童謠經由兩個女孩唱出,難免過于殘忍了,鏡中沙麗出鏡的理由只是不想自己再被遺忘了,在最后的最后,兩個小女孩手牽手回到死亡開始的地方,這一次她們終于再不用去找媽媽了。
當然,還有就是,就算什么都不記得了,該還的也是要還的。
首先我真的很喜歡開篇那個能“吃出顏色”的想法,不愧是風兄,想象力如此豐盛,替渴望“看見”的盲人寫出如此特別的故事。
用“空洞的雙眼”來形容龍秋靜是再具體不過了,雙眼破碎的她看上去就是這樣的感覺,然而正因為她的看不見,感知力也是超出常人好幾倍,眼盲心不盲,在三人當中她表面是人最好欺騙的那個,其實她才是最冷靜也最能掌控全局的人。
餅干的餡料從她對眼睛的渴望信念,轉化成連接她與米堯的情感橋梁,再到最后用來復仇的工具,餅干貫穿著龍秋靜不得不改變的心理象征,三人表面和諧,實際上是各種欺騙與利用的關系,秋靜讓這一切最終回歸到了公平,由盲人做餅,健全者食之,黑暗的世界,三個人就得在一起,沒有任何矯情的余地,這種淡然挺震撼的。
開篇是我最喜歡的部份,尤其是高潮會變形成青蛙的時候,畫面感油然而生,寓意跟井底之蛙有些關系,但絕不是簡單地在闡述眼界狹隘的立意,而是將眼界變成了心理象征性的牢籠,被困住的不僅僅是有限的知識,更是整個精神世界的封閉,系對“現實”的認知所產生的狹隘感。
當青蛙對主角說所有的一切全是象征的時候,井底的概念又更進一步了,如果一切都是象征的話,那么該廣闊還是該局限,是否也取決于我們內心的視角呢?象征什么都是自己選擇的,被囚禁亦是。
推了人的李唐活得光鮮亮麗,知曉真相的我卻是個精神病人,表面上是對現實的控訴,實際應該是心理的道德重量引發的自我禁錮,許多被局限的結果是自己心態造成的,并非由大眾的詮釋來決定。
篇幅不長,但是具體的象征都已經表達得很完整了,完成得不錯。
盡管生命的誕生是一種奇跡,但這個世界離了誰,宇宙照轉,太陽照升起。人們終將只是這個世界的過客,僅此而已。
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多數人從開始就要接受的命運。
當我們認清了這個現實,就當回歸于現實中好好的來愛自己。當一個人健康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會去料想生命中會遇到如何的境遇,只有在生病亦或是生命脆弱時,才會不斷的反觀自己,思索自己的人生經歷。
可命運的安排,誰又說的準呢?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看到明天的太陽升起,即使心有不甘,不得不接受現實的沉重打擊又當如何呢?
只能說命運的齒輪不停的在轉動,而我們能夠把握的僅有當下罷了。超贊支持好作品~??
Athena14333 評論自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