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見到女兒,很開心
因工作的原因,兩個周沒有見到女兒了,我很想她,她也說:媽媽,我們一個月沒在一起,我就這么想您,以后上大學可怎么辦?我回她:你以后上了大學,會有很多很美好的事情要做,沒那么多時間想我滴!其實我懂,女兒是真的很想我,這是她表達愛的一種方式。?
今天中午,如約,我帶上她最愛的美食----歐巴餐廳的炸醬面、辣炒年糕,還有壽司,爸爸準備好了面包、水果和牛奶,11:30準時趕到學校。
將近12點,女兒笑盈盈地走出來,她一邊享受著美食,一邊聽著爸爸固有的“宣講”,今天宣講的是一個很勵志的身殘志不殘的故事,得到了女兒的回應,正能量能激勵一個人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直到成功;我也分享了最近總結的三種能力:連接能力、整合能力和可遷移能力,同樣也得到了女兒的認可;最后女兒談了一點自己的困惑,就是太內向,遇到問題喜歡一個人自己解決。看到女兒很好地適應了現在的學習環境,并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找回自信,我很開心!
吃到了自己做的飯,開心 ?
離家剛好兩周,在北京吃到了心心念的魚香肉絲,在大慶吃到了黑土地上獨有的美食,在湖南吃到了當地的小吃和洞庭賓館的雙椒魚頭、臘肉等一些叫不出名的美食。今天晚上吃到了自己親手做的晚餐,還有女兒留給我的愛心蛋糕,很開心。
每一種味道都寄托了一種不一樣的情感,有些食物是一種家的味道...
今天get的技能是“舍”,有一點痛,有一些開心?
在朋友們的介紹下,我接觸到了日本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借這次出差的機會看完了第一本。“斷舍離”要做的,是把用不著的東西扔出家門,徹底切斷它們與自己的關系;在把東西搬回家之前要認真思考,東西現在對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用;在斷與舍的交替里,脫離對物品的執念,達到輕松自在(離)的狀態。
今天出差回來,在整理房間的時候,適當地使用了“斷舍離”的理念,扔掉了一些長期不用的東西,但真正對一個家做“斷舍離”,正像書里講的那樣還真是一項大工程,還是要慢慢來!
書中也談到了,一個人對物品的使用,能投射出其人際關系與自我。? 我在思考,對物我們都有這么多的執念與不舍,一次離別都會讓人淚眼朦朧...如果換做一個人、一段感情,那我們將要付出多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