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這個概念不是在上學的期間自然而然得知的,而是自己需要補充內心的空虛所發掘的心靈圣地偶然遇到的。沒有太多的狗血橋段,只有那個不經意間的傾聽和不知所措的迷茫帶領我走進那個高大的建筑,從此便愛上了圖書館。
那是一個晴朗的日子,大學開學的日子,室友無事邀請我去逛校園,我欣然應允。當我們繞著校園逛了一周后,發現學校的中央位置是一座高大的建筑。室友告訴我那是圖書館,以后看書學習的地方。在這之前我并不知道圖書館的魅力有多大,只是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它的含義,以為它只是藏書很多,學生是無法進去的(因為高中的時侯沒聽過學校有圖書館,只知道要好好學習準備高考)。
當我走進圖書館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借書處,也就是前臺,這是我得知圖書館的第一個作用———借書。當時我以為我們在一樓,后來看了旁邊的標識牌顯示當前樓層是二樓,才漸漸了解到高校圖書館一般的布局都是從二樓開始,一樓是密集書庫,用來收藏古籍檔案之類的,很是奇妙。我看了看圖書館內部的布局,發現四面建筑連在一起,中間是空的,也不是完全空的,有一個類似圓錐體的造型懸掛在頭頂,聽說是模仿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總共有七樓,有五層是藏書的,七層和二層是辦公和自習的地方。我們逐一參觀了,發現我們專業的書主要在六樓,于是在六樓多停留了一會兒。當我們離開圖書館的時候,我的腦袋里全是問號,想知道這圖書館背后的一切。但是后來我發現自己錯了,錯誤地沒有把太多的時間放在圖書館里學習看書。大學四年,我看的書也就幾十本,基本上都是專業書,與專業相關的書,只有幾本是課外的。這是我比較遺憾的事情,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在學習上,基本上算是一事無成。
現在上了研究生,我的態度開始轉變了,不再是無所事事了。在空余的時間里基本上都會看書寫字,準備復習。研一的上學期快要結束了,我算了一下從九月十九開學到現在看了17本書,這次是課外書居多,專業書偏少。但這不是重點,我所改變的態度是有目共睹的,這一學期看的書都比本科四年看的還多。我的態度轉變一是因為我搞明白了真正的學習意義,不再是那種你推一下我動一下的模式,我要自己自主學習了。圖書館成了我看書寫字的回歸場所,是我人生道路中的棲息地。
雖然這一學期的成果很豐富,但也存在問題。最突出的一點是太過于注重收集書單,而不是一部一部的結束。雖然從圖書館借了很多書,但是多次因為到期歸還而沒看,實屬不應該。這個壞習慣要改,看一本借一本,不要試圖一次看多本,這樣對于記筆記是沒有太大幫助的。另外就是自己要看的英文原版書的目標沒有達成,很是遺憾。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新的任務需要我來開啟。希望在圖書館的庇護下圓滿完成任務。
最后我要談談這些年在圖書館所見到的不雅之處。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帶食物進館,其次是大聲喧嘩,第三是制造不必要的噪音。所幸的是自己沒有觸碰這些原則和底線。禁止帶食物進館是明文禁止,可是基本上每次都能看到那些沒時間在食堂吃的同學帶食物進館,真的是無話可說。
今天的千字文練習到此結束,堅持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