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月深處的回憶
我出生于 1965 年 1 月 19 日,那是一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在那個小小的家中,貧窮如影隨形。我作為姊妹四個中的老大,早早便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
記憶中,每次吃飯都成了一種煎熬。家中常常揭不開鍋,幾乎沒有什么像樣的食物。而爺爺,在那時算是過得相對好一些的。他吃著雪白的饅頭,還會挑剔地把饅頭皮扒下來,隨手扔在桌子上,那些被遺棄的饅頭皮,對我來說,卻是無比誘人的美味。
每當爺爺扒下一塊皮,我便像得到了什么珍貴的寶物一般,趕忙伸手去拿,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媽媽在一旁看著,眼中滿是無奈與心疼,而我,望著爺爺手中完整的饅頭,淚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轉。我是多么渴望能像爺爺一樣,吃上一整個雪白的饅頭啊,可爺爺卻從未將那完整的饅頭遞給我。
在我 3 歲那年,家庭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變故。爺爺和奶奶做了一個決定,將我們一家——爸爸媽媽,還有我和弟弟妹妹們分了出去。我們搬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住進了新的屋子。然而,這份“分家禮”,除了一個安身之所,還有一些沉重的債務。
舅舅得知我們分家的消息后,趕忙前來探望。舅舅一直很疼愛我這個外甥,一進門就將我緊緊抱在懷里。他抱著我來到大門口,后面不遠處就是生產隊的倉庫,倉庫旁有一棵棗樹,在陽光的照耀下,樹上的棗子顯得格外誘人。舅舅舉著我,讓我的小手能夠到那些紅彤彤的棗子。我興奮地摘下棗子,放入口中,甜甜的滋味瞬間在味蕾綻放,我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來。那一刻,所有的苦澀仿佛都被這甜甜的棗味沖淡了。
在那些艱難的日子里,家中時常揭不開鍋,爸爸無奈之下,便想著賣掉糧食換些錢來維持生計。每次爸爸剛要出門,爺爺總會出現在門口,伸出手緊緊抓住爸爸手中裝糧食袋子的把手,堅決不讓他去賣。那時的我,年紀尚小,分不清他們誰對誰錯。只是一想起爺爺看著我吃饃饃皮,卻不愿給我一個完整饅頭的場景,即便如今已長大成人,心中仍不免有些失落,總覺得爺爺似乎從未真正疼愛過我。
這段童年的記憶,雖然充滿了苦澀,但也有著如舅舅給予的甜蜜瞬間,它們交織在一起,成為了我生命中一段難以忘懷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