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徐徐來講傳習錄,他給我們布置個作業,思考一下“收斂”二字。
這個詞兒從小就聽老師幾百次地對我講:“郝清揚你能不能收斂點?”
小時候無法無天笑點低,一聽到好笑的事情就大笑不止,花枝亂顫,嘴張得能看見后槽牙,真真狗竇大開。
常被嫌棄不淑女,放在現在看,那就是缺乏管束,純天然的放逸生長。
畢業后,覺得內心永遠動蕩,我想博得世人眼中一切光鮮的頭銜,覽盡世間所有勝景。
你英語八級?我要考出高級口譯!
你名校畢業?我要考個985的研究生!
你年薪十萬?我要努力做到月薪2萬~!
你考公務員?我也湊湊熱鬧!
你考教師編制?我也試試唄!
我想去西藏,想去非洲,想走遍世界。
我要去揚州,務必要在麗春的三月才行。
去日本,一定要趕上櫻花季。
去華山,必須要看日出。
于是我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換一個目標,甚至同時做好幾件要事。
逐物其外,很符合“近時學者務外遺內,博而寡要”所述。
凡事都要和人比個高下。
然而以上所說的每一項都真正追求過,又全部失敗。
世間總有流行風吹過,很多東西一時流行,風過就散,不可將主要精力孤注于此等事物之上——此乃舍本逐末之舉。
爸媽從小就叫我不要做吃青春飯的行當。
從前的電競比賽(最高規格WCG)很火,有人便輟學去打比賽,反恐精英,冰封王座,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可是然后呢?
取得成績都是要苦下功夫的,每天對著電腦枯燥的訓練10個小時,基本已經喪失普通人游戲的樂趣,但是游戲中的制霸之感應該可以代償其樂趣性。
其實很多看上去的光環只是電光火石,轉瞬即逝。所以很多歌手過氣后會失落到靠毒品找到一些幻覺中的安慰。
大部分需要人氣的東西都是虛無的,情懷已經泛濫得通貨膨脹。
所有靠觀眾吃飯的東西,大抵是不太靠得住。
但是你不指望吃飯,或者已經有飯吃,那才開始真正的文化藝術之路。
所以到了30歲前,我想我明白了一點“收斂”二字。
20歲后的十年就是一個尋找自己是誰的過程,我們不斷試錯,試圖把自己套進每一個光鮮的職業的刻板印象里,表現得像一個職業臉譜。
慢慢,我們會走出那件職業制服,回歸到自己獨有的人生里,并開始做減法。
生命就是一個長假。
我們不愿意再去無謂的酒桌社交上耗散健康和時間,也討厭莫名其妙的推銷電話。
免打擾才是真正高端的活法。
所謂的生命回歸,我想是這樣一種狀態。
1. 五倫身份恪盡職守,兒女,伴侶,父母,兄弟,朋友。
2. 精力有長期持續穩定的投放方向。
3. 合理的放松和學習。
我覺得所有覺得不愉快的都是來自于以上三條沒有合理安排好。
1.人際關系中的不愉快,無論是父子不和,婆媳不睦,兄弟分家,伴侶不忠,宿寐思伏,或是永久虛假的姐妹花,基本構成了大部分人不開心的原因。
所以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生課題。又說人心難測,女人心,海底針。果真需要那么多把妹指南,婚戀和諧寶典嗎?
套路終有不應,道卻無應無不應。致良知,與朋友交不信乎?與人謀不忠乎?
也許你致得良知仍沒有得到滿意結果,也許對方的私欲蒙蔽了本心,那么也無甚抱怨。
連圣人曾如喪家之犬,所以,得意失意,人生常態。
2.無論太輕或太重,都是生命所不能承受。
所以精力的投放應持續穩定,不是趕工交貨,也不是一錘子賣賣,更不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浮躁或貪婪,終會讓人偏離正軌。
兢兢業業的持續穩定追求,張弛有度。
有了人生精力的主戰場,進步或挫折,就是真實的人生體驗。愿每個人都能舉重若輕。
3.這其實是第二條的補充,合理地鍛煉身體,半開環的心態,不斷進取。娛樂也不可縱欲過度。
打王者農藥要適可而止!
我國的功夫主要講求以小博大,其實是杠桿原理。說是過去吃飽穿暖已然不易,萬不愿拿多余的力氣去耗散。
收斂,精力有限,同樣不可耗散。
集中起來做最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