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1個番茄鐘
第一章時間的尺度。著重看了其中的兩節。
五年計劃,如何協調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的沖突。兩個策略
1.使遠期未來的目標更加具體化、情境化和可實施;如不能說我要學好英語,而是說我要過六級等,多思考實現目標的具體途徑,把注意力話“怎樣去做”。
2.降低近期未來的“非期望行為”的便利性,主動增加挑戰的難度。如想上網閑逛,可以試著把網線拔了等
把時間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合理利用時間,選擇去做正確的事,把時間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在分析一件事情值班不值班得去做,花多秒精力去做的時候,從兩個角度去評估:一是這件事在當下將我帶來的收益大小,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也可以是身體物質層面的,可以稱之為收益值。二是這項收益隨時間的衰減速度。稱之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長的事件,其影響會持續較久。在我們選擇無能和執行無能時,盡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就好,這包含兩層含義:1.收益值的高底無關緊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這個收益可以被累加,就盡管去做。2.不要只盯著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緊要的事情,只要對你有長期的益處,仍舊可以去做。
那我們該如何判斷這件事情的長半衰期還是短半衰期呢?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同一件事,發生在不同的的人身上,以及完成這件事的方式等,都會使其半衰期有天差地別。如旅游,有人走馬觀花就是半短半衰期,有人對游覽地文化歷史和地域特點詳細了解,觀察當地的風物,認真寫游記,這樣的半衰期可能就會很長了。其次,有些收益本身就具有“長期保持”的屬性,如方法,技能以及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的核心竟爭等可以幫助判斷事件的半衰期長短了。附:長半衰期事件指南:
積累可信知識
訓練實踐技能
構建新的思維模式
提升審美品味
反思和總結個人經歷
保持和促進健康
建立和維持相互信任的關系
尋找和獲得稀缺性資源
控索、提出獨創性的構思或者發明
獲得高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