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我不是藥神》:生命,是最大的公義

·01·故事??

“這個案子我辦不下去了?!?/b>

(諾瓦比公司醫藥代表)

為了抓到一個“假藥販子”,曹斌把持有印度格列寧的病人全都抓來審訊。他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們,“包庇犯罪行為也是犯罪”,沒有人回應。

一陣沉默后,身患白血病的老阿姨站了出來。

“領導,我就是想求求你,別再查假藥的事了?!?/p>

“四萬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兩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p>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你們非說是假藥?!?/p>

“是不是假藥,我們自己還不清楚嗎?”

“一瓶才500塊,藥販子根本沒賺錢?!?/p>

“你把他抓走了,我們就都得等死。我不想死?!?/p>

“我想活著,行嗎?”

一邊是吃不起4萬一瓶的格列寧白血病病人,等著“假藥販子”代購便宜的印度藥救命;一邊是正版藥商——瑞士諾瓦比公司的咄咄相逼。

曹斌把病人放了。他在樓梯口追上了局長,“我們這么做,就是要了那群病人的命啊?!鄙纤究粗?,只留下一句法不容情。

他愣在原地,徹底掉進了一個死局里。

想活下去,到底犯了什么罪?

一門生意

一切都是因為錢。

程勇在上海賣印度神油,民間俗稱壯陽藥。他交不起房租,付不起父親的醫療費。沒錢,一向黏他的孩子就要跟著前妻移民國外。

困境重重,另一個沒錢的男人是他唯一的轉機。

呂受益是白血病人。和其他病人一樣,帶著厚重的口罩,吃不起天價的進口藥,在諾瓦比公司門口抗議,然后無功而返。

不同的是,他知道藥效一模一樣,卻只要5000一瓶的仿制藥在哪里。但走私假藥是重罪,他只能找上有“走私壯陽藥”經驗的程勇。

仿制藥比兩個人想象的更便宜:直接向廠家批發,一瓶500,十倍利潤的暴利生意。

命,就是錢。

重利之下,鋌而走險。程勇和劉思慧搭上了線。這個夜總會的脫衣舞娘是白血病病友群的群主,“所有醫院都有,所有病人都在”。為了自己白血病的女兒,她向群友推薦了印度藥,看到希望的病人們蜂擁而至。

但希望只屬于上海。為避免被捕,藥不向省外流通。盡管如此,利益被冒犯的正版藥商還是發現了問題,馬上報了案。

“這是假藥,傷天害理?!?/p>

案子的接手人是曹斌。程勇的前妻,就是他的姐姐。

“我不是白血病人”

線索沒有指向程勇,反而指向了一個叫張長林的男人。

他用沒有藥效的“德國格列寧”騙病人的錢,被程勇砸場子。這么一鬧,這個專業的假藥販子發現了印度格列寧的存在。

“我給你兩年的利潤,你把渠道給我?!?/p>

程勇害怕坐牢。他不是白血病人,做這件事只為了賺錢,他還有父親和兒子,他知道最壞的結果,是“八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無期。”

他建了一家紡織廠,賣掉了印度格列寧。

死亡

呂受益死了,自殺。

張長林把藥價提到兩萬一瓶,很快就被舉報了,淪為逃犯。沒人代購印度藥,他的病情急轉直下。病痛和貧窮兇猛襲來,一個生命被擠壓成了一張薄薄的遺照。

程勇見識過呂受益的求生欲:為了孩子。

為了孩子,他找到了印度藥,他冒著風險一起賣藥,他沒皮沒臉的活著,幻想能活到做爺爺的那天。

然而他自殺了。

靈堂外面站滿了來悼念的病人,都帶著厚重的口罩。程勇絕望地穿過這些生死線上搖搖欲墜的人們,他們只是沉默地看著他。

生死有命,誰都不應該責怪誰。

程勇又開始賣藥了,這次一瓶500,只供給以前買過藥的病人。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這種病治不好,你也救不過來。”

張長林來找程勇要錢跑路。對方不聽勸,他也不糾纏。笑了笑,走了。

諾瓦比公司施加壓力,警方的搜查越來越嚴格,張長林被捕。刑警質問他藥的來源,他說是自己。執法者怒不可遏:

“你囂張什么?一個賣假藥的,不要臉了是吧!”

“警官,我怎么不要臉了?我這些年救的白血病病人,沒有一千,也有五百了嘛。

你說對吧?”

張長林不是好人。沒有供出主謀,我想他只是舍不得。

活下去,很難

賣過印度神油、認識白血病人、砸過張建林的場子。曹斌還是追到了程勇身上。程勇用非常資本主義的腔調為自己開解:

“這個東西,很賺錢嗎?”

曹斌放過了他曾經很看不起的前姐夫,但是警方下的懸賞令又一次導向了程勇:他們用來裝藥的貨車被人舉報了。

警車近在咫尺,程勇尚不知情。黃毛決定為他抗下這一次——他是病人,他是呂收益的朋友,他兩天后就要回農村探望久別的親人,他知道程勇是個商人、小人物。

是把他們從4萬一瓶的藥里撈出來的救世主。

一場追車游戲,二十歲的男孩被撞死了。曹斌抱著他鮮血淋漓的身體跑進醫院,撕心裂肺的哭出來。

程勇把他按在墻上逼問:

“他只是想活下去!他有什么罪!”

這樁案子,曹警官請辭了。

浮出水面

藥的進價變成了2000。諾瓦比公司的影響力觸到了印度,仿制藥廠被要求關停。想要買格列寧,只能從零售藥店回購。做好了坐牢的準備,程勇把兒子送出國了。

他還要賣藥,500一瓶,面向全國。如此高調的行事很快就把他送上了審判席,有期徒刑五年。

數千名白血病人為他送行。他們在有菌環境里摘下了厚厚的口罩,沉默著目送他。程勇第一次掉了眼淚。

改革

三年后,程勇減刑釋放,曹斌來接他。

“今后打算怎么辦?”

“還沒想好呢。”

“哎,別碰假藥了,那東西沒人買了?!?/p>

“為什么?”

“正版藥進醫保了,現在沒人吃印度藥了?!?/p>

程勇愣了愣,點頭:

“嗯,挺好?!?/p>

多好,可以活下來。

·02·鋪陳??

情緒推進上很有節奏感

緊湊的安排,使得觀眾的注意力被牢牢掌控;情緒起落的調動也很合格,熱鬧的戲份不會過于飽滿,煽情的部分也不至于廉價泛濫。最好的地方在于,這是一個如此容易觸發眼淚的故事,但導演做了極大的克制。

老阿姨和曹斌對峙時,沒有抱怨任何人,只是訴說病痛;

呂受益臨死前,也只是告訴程勇,“沒有藥呀”;

黃毛決定為程勇擋下一劫,不做任何話別;

“我想活著,行嗎?”

所有的眼淚,只來源于生死尊嚴,來源于人類的終極命題在現實中的尖銳考驗,這是整部電影的支點。

意象的反復鋪陳

電影的前半段是“浮在陰郁上的輕松”,雖然陰影始終若有若無的籠罩著所有人,但氛圍整體歡快。后半段露出了殘酷底色,情緒一沉再沉。導演通過對很多意象的鋪陳來完成這個轉變;

比如說印度。第一次描繪印度,是程勇坐在出租車上晃進這個國家。熱鬧的音樂、充滿好奇的小孩,塵土飛揚,亂中有序,陽光普照的異域,似乎在暗示一個光明的前程;

第二次提及印度,程勇已經打開了格列寧的銷路。藥品從海路上源源不絕地運往上海,印度變成了他的印鈔廠;

第三次,警方嚴查,呂受益病重,張長林在逃。再訪印度,基調已經完全不同。這一段給了女人和小孩不少鏡頭,傳統意義上的“弱勢群體”們神情模糊,陌生的外國人扛著神像向迷霧走去。

這是一個節制的暗喻:從謀利,到贖罪,這條從人性走上神性的路上,前途未卜,困難重重。

比如說白血病人的口罩。它作為一個引子,隨著呂受益一起登場:出門帶三個口罩的奇怪男人,背后站著無數和他一樣的受難者。

第二次出現,是劉思慧帶著所有病友群的群主來找程勇談判。一群人高高低低的站著,面目隱藏在口罩里,在程勇的不耐的要求之下,他們不得不摘了下來。

戒備、自我保護、申訴,不僅在藥商那里不起作用,甚至防不住一個賣壯陽藥的男人。病人的尊嚴是不受重視的,誰有藥,誰就可以踐踏。

然后就是呂受益的葬禮。破舊的樓道中間,許多白血病人帶著口罩:這是他們唯一的武器。紡織品,三層,借此對抗死亡。

最后一次,就是獄前送行。白血病人們站滿長街,自發取下了口罩:不止暗示著他們終于卸下了防備,也預示更多的人會看到這個群體。

還有橘子。呂受益第一次見程勇,就請他吃橘子。根據科學研究顯示,嬰兒多吃橘子,可以預防白血病。這是一個伏筆:呂受益活得這么積極,都是為了剛出生的孩子。

一年后,程勇再見呂受益,他已經因為沒有藥而病重臥床。從昏迷中睜眼,看到對方,他還是笑笑,“吃個橘子吧?!?/p>

橘子后面,牽連著他的小孩,他的求生欲。

呂受益終于自殺,這次橘子沒有出現在臺詞里:程勇穿過一眾岌岌可危的生命,從靈堂走出來,轉頭看見黃毛哭著在樓梯口吃橘子。

頗有傳遞的意味:傳遞“印度藥傳播者”的使命,傳遞和程勇的羈絆,同時也傳遞共同的死亡厄運。

最后說一個細節,是黃毛的彈舌,他慣用這個動作來挑釁別人。最初是搶走了程勇的藥,面對“商人”的質問不屑一顧;

又做這個動作,是為了引開警察,向曹斌挑釁。這一次,程勇在他心里已經是值得保護的對象。

如此繁多的意象,每一次出現都帶有不同情緒和意義,卻又緊密連接,通過導演的細致安排,讓電影的節奏轉變非常豐滿和踏實。

細節

最揪心的一個鏡頭,是黃昏下,程勇終于和黃毛講和,兩個人在路邊笑鬧。鏡頭搖晃,透露出一種隱約的不安。

最會心一笑的細節,是錦旗。為了感謝程勇5000塊的印度藥,不少病友群群主送了錦旗給他。一次搜查中,警察沒有找到藥,反倒找到了錦旗。

“你一個賣壯陽藥的,怎么會有這么多錦旗?”

“好用啊……犯法嗎?”

警察無言退場。這是一個多么有趣的隱喻:在面臨“合理合法”的風險時,病友們看似脆弱的感恩,會成為程勇的保護傘。

其實電影的結構是很傳統的,你可以猜得到故事和人物的起承轉合,但是細節豐富,節奏流暢,導演整體把控非常順暢,基本沒有卡頓感。

比較不滿意的就是越到后面節奏越緊,基本不給思考空間了。

·3·線索??

電影最主要的線索,還是藥的價格。程勇對價格的態度,是隨著他對病人的逐漸深入改變的。

一開始,病人等于商機,命等于錢。四萬一瓶的正版藥對他來說,是說服客戶的一個話術:

“不想吃五千一瓶的,就去買四萬的吧?!?/p>

在這個階段,他和藥商其實沒有什么區別:都為利潤所驅動。藥商還比他更好點,人家花了大價錢研發產品,定價“合理合法”。

電影安排了一個橋段來刻畫此時的程勇:

夜店經理要劉思慧跳舞,程勇把一摞鈔票砸在桌上:“你跳!”夜店經理上場脫衣,臺下一片歡呼。

但程勇不是君子。隨后他要求送劉思慧回家,這是一個強硬的性暗示。劉思慧并沒有被任何人解圍:一個資本被另一個更蠻狠的資本壓制,最終都是要從她這里討走好處。

價格再變:把假藥生意轉手給張長林,對方承諾藥價一萬一瓶,對于呂受益、黃毛、劉思慧女兒這樣的熟人,優惠價三千。

程勇自認已經仁至義盡。這時候白血病人對他而言,從金礦變成了一種負擔。直到他親眼看到呂受益清創時的痛苦、病重化療的虛弱以及最終的自殺,他對白血病人所面臨的絕境,才有了真正的了解。

呂受益是鮮活的,包子能吃兩屜、起哄讓牧師喝酒、和妻兒住在狹窄的居民樓里。他死了,就變成了程勇的一筆債,和其他活著的病人糾纏在一起,日夜折磨。

好像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程勇不再以錢來表達善意了。

一開始,病友群群主們順從的摘下口罩,他感到困就,于是給每個群主的藥打八折;

黃毛搶了他的藥接濟其他病人,他表達原諒的方式,是給工資;

要幫劉思慧,就砸錢;

要補償呂受益,就給他妻子錢。

最后一次,他被拒絕了。人沒了,錢就沒有任何意義。要讓人活著,就得有藥。

一瓶500,只賣給以前的病人,不能坐牢。

黃毛知道程勇已經不是一個只想賺錢的商人,他們和解了,而且近乎朋友。最后一次調價,是黃毛獻祭自己,把程勇推上了神壇。

這部電影能過審,我感覺原因之一是主角的清醒。

客觀上來說,程勇具有了神性,但他主動把自己降落到一個普通人的位置。

“看著這些病人,我心里難受?!?/p>

“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的,希望那一天,早點到吧。”

整部電影最大的反派是“資本力量”。不止是白血病人在和藥商斗爭、藥商在和“假藥販子”斗爭,執法者身陷兩難,也有主角自己在“生命公義”和“逐利”之間的拉扯。

遺憾在于還是太二元化了,簡直就是在牽著觀眾的手站隊嘛……

·4·角色??

今年看過最好的群戲,呂受益、黃毛、劉思慧、牧師、曹斌、張長林……這么多配角同臺獻唱,每一個都能挖出閃光處,又配合情節發展,絕不喧賓奪主,真的很難得。

呂受益的死能帶來這么大的震撼力,在于他前半段的生命力。他面對程勇,始終是脫了口罩了:面對活下去的最大機會,他竭盡全力坦誠示好;賺錢的時候,也有市井的樣子。又要打架,又畏手畏腳,簡直“不像個病人”。

王傳君的表演很好看。有時候演了深入人心的喜劇后,再換戰場,難免讓人出戲,但他全然沒有。諂笑、吃盒飯、勸架,都有一種生活化的好。

看采訪說,為了演好病人,他減肥了20斤。除了要表揚敬業,還想問問減肥食譜什么的……

周一圍很適合曹斌。演員的氣質有時候會影響角色,周一圍的氣質就是“端著”。在《繡春刀》里演師兄,就算說出“你怎么不去賣屁眼”這種臺詞,骨頭里都是傲視的。一個端著的刑警,掉進不為人知的生死場中,糾結纏斗,尤為動人。

細節也好,抓捕張長林那場戲,在門外聽到響動,從警覺到破門而入,這么利落的一個動作里,起碼貢獻了三個表情轉換。

最后一段劇情里,他靠在車上,等程勇從監獄大門出來。我身邊一眾妹子驚呼“好帥”。嗯,是體態挺拔的那種英俊。

而且這個男人說臺詞有板有眼,鏗鏘頓挫,有股話劇腔。我要是導演也不忍心讓他演猥瑣的小人物……

最喜歡的就是楊新鳴老師了!作為除反派以外刻畫最單薄的一個人物,靠那場在假藥傳銷現場斗轉騰挪的戲深深吸引了我,肢體語言很好,雙肩緊縮、小步跑動,瑟縮卻不討人厭,“文質彬彬的人如何打架”最佳注腳。

老師的英文口音也可愛,之前是完全不會說英文的,為了這部戲逐字逐句的學,簡直吾輩楷模。

這兩年老師都在爛劇里給偶像派們捧戲,希望想拍好片的導演們多找我們楊新鳴老師,便宜可靠。

還要重點提一下王硯輝老師,此前他在《心花怒放》里演了一個云南地頭蛇,逼著黃渤在夜半街頭唱《敢問路在何方》;

更高光的表演,是《烈日灼心》里的殺人犯,簡直拿出了紀錄片演員的氣場來:坐在原地,全靠臺詞和手部動作,騙得很多觀眾以為是真的犯人口供。

這次王硯輝老師雖然又是反派,但沒再說馬普了(我機智的聽出了口音hiahiahia)

平時王老師也會在昆明演話劇什么的,前陣子上了《表演者言》,和周迅談對表演的看法,朋友們記得為王老師貢獻一下點擊率。

·5·題材??

故事改編自2015年的真人真事。區別在于“假藥販子”自己就是病人,一開始也不打算謀利,他被抓了,最后無罪釋放。

比電影更戲劇的是,現實中的英雄似乎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光輝。不展開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GQ雜志的特稿《令人生疑的“中國藥神”》。

這部電影從《印度藥神》,改名到《中國藥神》,再到《我不是藥神》,最后定下的名字謹慎小心,實在意味良多:沒有救世主,沒有天生的神,驅動我們的是超出法理之外的力量。

生命,就是最大的公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2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24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8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8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8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1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16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3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7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1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9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5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金錢和生命中間做一次抉擇,你會選擇什么。 程勇做了兩次選擇,第一次他選擇了金錢。 當呂受益遞給他橘子的時候,他是...
    月夢晚風閱讀 609評論 0 1
  • 電影的情節耐人尋味 就像電影臺詞“猜中了開頭 卻猜不到這結局”一般 人的感情與生活也是如此 真真假假 虛虛實實竟...
    mimihoka閱讀 388評論 0 1
  • 昨天早上爸爸給我買了一個魔方。我特別激動。今天周六了,終于可以玩一玩兒了。沒想到我居然拼好了一面魔方。 爸爸媽媽夸...
    馬若維閱讀 680評論 0 0
  • 本文參加#未完待續,就要表白?;顒樱救顺兄Z,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表過 來到這個小江南已經接近一年了,...
    孤宔閱讀 484評論 0 15
  • 1.父愛是什么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小松子和爸爸一起在游樂場看馬戲表演,周圍的人都在笑,只有爸爸依舊嚴肅,...
    水果茶丁閱讀 235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