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記載帝堯“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禪位于帝舜,此事傳為千古美談,為萬千文人史家追慕。然則“禪讓”一事雖素有美名,其操作實施卻頗有難度。帝堯讓之,難矣;帝舜受之,亦難矣!
軒轅敗炎帝、殺蚩尤,天下諸侯尊其天子,是為黃帝。黃帝之后,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顓頊之后,黃帝之曾孫、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帝嚳之后,子摯立,不善,摯之弟放勛立,是為帝堯。
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四圣皆近親而繼立,而舜雖亦為黃帝之后,但上數輩皆為庶人。舜從“疏遠隱匿者”中舉,帝堯審慎數試之二十八年,終授天下于舜。
-
背景
帝堯繼位既久,開始憂心繼任者人選。當大臣們被問及此事時,大臣們主動推薦了三個人:嗣子丹朱,但帝堯評價自己兒子說“頑兇”,否決;讙兜推薦共工,但帝堯認為此人 “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否決;四嶽推薦鯀治水,帝堯言鯀“負命毀族”,但四嶽倒是不覺得如此,堅持讓帝堯試用鯀,結果過了九年治水都不成功,還是否決。
由于以上三位都不甚理想,帝堯終于把人選范圍擴大到了“貴戚及疏遠隱匿者”,這下眾大臣們一致推舉了舜。舜被舉薦給帝堯時,堯即表示聽說過此人,這說明舜在當時就有了良好名聲且廣為人知,而這名聲即四嶽評價所說的“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之后帝堯果然也通過舜如何處理家庭關系來“試”舜。
帝堯表示:“吾其試哉”,而這一“試”,便試了二十八年。
-
人生三部曲
舜從候選人之一到天下歸心的天子,至少花了三十一年,其人生經歷可分為三大階段:
-
第一階段,歷時二十年,從被舉薦至舜代為攝政為止。
帝堯從五方面“試”舜:- 待人:“妻之二女,觀其德於二女。”“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九男皆益篤。”舜善于治人,具體體現為兩位身份高貴的妻子被舜管治得很服帖,并且舜還能給九位小舅子們施以積極影響。
- 基層:“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最開始帝堯讓舜做的還屬于基層工作,但是舜能使當地居民皆有謙讓之德;“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這表明舜此人有很強的吸附力凝聚力,能吸引眾人到他身邊。
- 家人:“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 ”。舜應該對他們的心思是很清楚的,也對他們懷有戒備之心,所以與家人打交道一直謹慎小心、不敢大意。如若不然,其父、弟數欲害之,舜又怎么能成功逃脫呢?且“復事瞽叟愛弟彌謹”,“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能做到這個地步,竟無半點可落人口實或授人把柄。
- 政績:試舜以五典、百官、外交,“五典能從”、“百官時序”、“諸侯遠方賓客皆敬”,舜從事了各種管理工作,政績良好。
- 品性:“入山林川澤,暴風雷雨,舜行不迷。”說明此人沉著冷靜,頭腦清晰,能處理緊急事件,且熟悉地理天時。
第二階段,歷時八年,從舜攝政至堯崩。
干掉其他候選人
帝堯退居二線,“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接著舜開始祭祀山川鬼神、巡狩四方,規制刑法。但舜的繼任者之位并不穩固。帝堯當初曾否決了共工和鯀,可如今又在大臣的推薦下試了這兩位,雖說結果也如帝堯所言不甚理想,但舜還是尋機處理掉了潛在的威脅。
這時正巧三苗作亂,舜以此為機會流放了兩位候選人,即共工和鯀,還有一直支持共工的讙兜和造反的三苗。按,舜解決的應該并不僅僅是單個人,而是一派勢力,比如三苗作亂,應是指三苗部族造反;讙兜一直推薦共公,故可視為一派。
流放了這四派勢力后,“天下咸服”,即基本上沒有誰能動搖舜的下任繼承者之位了。改變勢力格局
舜還做了兩件在帝堯之時未能做到的事情。
一是舜舉高陽氏“八愷”、高辛氏“八元”。“八愷”、“八元”此十六族皆名門之后,世有美名而不得用。堯之時沒能任用他們,而舜起用了這十六族,顯而易見,這十六族定會以效忠于舜以報其知遇之恩。舜實則意在培養自己的勢力。
二是舜流混沌、窮奇、梼杌、饕餮四兇族。此四族實則亦是名門之后,然世有惡名,皆憂之。舜流放了這四族,一方面安民之心去民之憂,另一方面也剪除了幾方跋扈勢力,一舉兩得。第三階段,至少三年,從帝堯崩至舜踐天子位。
帝堯在世時,已定下了舜為繼任者,但是帝堯過世,三年喪期結束后,舜仍然讓位給了帝堯的嗣子丹朱。但天下都歸心于舜,舜最終決定還是踐天子之位,是為帝舜。
舜先讓位給丹朱是退而待之,時至而進之。丹朱為先帝嗣子,按常例應是繼承人,但帝堯不滿丹朱之為人,遂不用,此事天下皆知。而舜以孝舉,試之二十年,又攝政八年,政績突出,深受愛戴,天下已于舜之治下久矣。今舜讓辟丹朱,一則可得讓之賢名,二則天下皆思念舜而不顧丹朱。舜終順民心而踐位天子矣。
其后,帝舜命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等二十二人分職,其功皆成。-
總結:逆襲之路
不得不說,舜的逆襲之路每一步都非常穩重扎實。
- ** 舜抓住千載難逢的機會成為了候選人之一。**
實則與其他幾位候選人相比,舜其實并無優勢。
比如,丹朱出身高貴,共工有讙兜一力推薦,鯀有治水之能,而舜出身庶人,若不是帝堯把候選范圍擴大,怕是沒有大臣會主動提及舜的。此外舜在朝中也并無既有勢力。
再比如,家庭關系難處理。親爹不親,后娘不愛,還有個弟弟愛使壞,幾次想要害死舜。當親人想要下狠手時,與親人相處的時間越長,其危險度越高,簡直防不勝防。但舜戒備心夠高,每每都能機智脫身。更難得的是,即便親人如此待他,舜還能夠盡力與他們和平共處。也正因為舜把家里復雜的關系處理得這樣恰到好處、不落人口舌,才使得舜以此聞名而成為候選人之一。 -
舜成為候選人后,一步步穩扎穩打,成為了最后的贏家。
天下重器,帝堯自然要對候選者進行各項考察。帝堯花了二十年時間“試”舜,在各方面都滿意后命舜攝政。期間舜主要是對付潛在的競爭對手及其派系,培植自己的勢力,剪除惡勢力。舜攝政八年后帝堯過世,再三年,讓丹朱以退為進,終得天下為帝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