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一位朋友聊他的銷售團隊管理:
我問他團隊目標怎么定出來?根據過往業績只準多不準少;
我問他團隊目標如何達成的?他說銷售隊伍不能管的太死,他們知道要完成;
我問他如果完不成有何后果?他說喝醋。
……
這大概是很多銷售這么多年來不成體系,但又覺小有成效的方法,也是很多小規模銷售團隊的典型案例。這種做法沒有錯,問題在于可以優化,有更好的方法,離你想要的目標更近。什么方法呢?這就引出了今天討論的話題“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是系統化的一套方法,目標管理體系搭建是第一步,接下來是定制目標、實施目標管理、到取得目標結果。PDCA、 SMART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是目標管理的有效工具。對于我個人而言,有效的目標管理最大的優勢就是:讓目標達成成為一件簡單可控的事,實現了從管人到人員自我管理的轉化。
目標管理核心關鍵詞:自控
仔細觀察身邊的業務骨干、銷售精英,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極強的自我管控能力。蕭伯納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我身邊也聚集這樣這樣一群有能量的人。例如擅長戰略規劃、頂層設計的蔡老師,各大公司經營模式的SWOT分析信手拈來,不惑之年的他幾次職業轉變都是從一個高峰轉向零,再至另一個高峰,不斷挑戰個人極限。加班再晚,堅持自我學習成長到深夜,黑色鏡框背后的不是黑眼圈,是不可復制的自律。
我們常常說管理難,管事容易管人難,管的住人的行為管不住人的動機。之前在招銷售類員工時,便會考察應試者對賺錢有沒有強烈的欲望,有沒有足夠的生活壓力,是不是積極主動型人才,其實質就是在判斷從員工角度,是否存在足夠的工作動機。
目標管理體系就是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方法,把原先員工靠被動的管,轉變為員工自我管理;從行為管理轉變為動機管理;激發員工最大潛能和工作積極性。這里可以腦補兒時聽過的鬼斧神工金字塔的故事、和精湛技藝德國鐘表工的故事,現在想來就是在說當個人的利益已經與組織的目標融為一體,工作不是為了目標,而是因為有了目標才工作,自主能動性的激發帶來快樂工作,所以,才造就了不朽佳作,和為人稱道的工匠精神。
接下來,按照目標管理流程進行探討:
? ? ? ? ? ? ? ? ? ? ? 【定】
目標是怎么定出來的?目標是為企業發展服務的,所以首先要有最高層次的戰略目標,進而層層分解到各個職能部門。所以,部門與部門之間、領導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是一種相互聯動的關系,即便是有小沖突,也不影響終極目標的一致性。這個目標也是多維度的綜合加權,像之前我們定的售房月度目標,就要考慮全年目標、上月達成、項目類型、貨值存量、銷售月份、業務隊伍情況等。
目標誰來定?目標不能完全的下壓、不能單方面的上報,最好的方式是上級和下級共同探討,找到一個很微妙的臨界值,目標不是你伸手就能夠到的天花板,而是努力跳一跳差不多碰到的那個位置,有壓力又有希望。一起完成目標的定制,避免目標的不合理性影響達成,既然上下同欲,達成共識,那么就擼起袖子加油干!
定目標的幾個注意?目標一定要可量化,而不是模棱兩可的形容;目標預測要準確,過高過低,隨機不可控的發生都是對自己業務把控力不足的表現;對目標要忠實,以前人保的老領導就常說:目標不是寫在沙灘上的,而是刻在鋼板上的,定了目標困難再大也要想辦法完成。
? ? ? ? ? ? ? ? ? ? ? 【管】
過程指標管理。一旦明確目標,就要馬上根據銷售漏斗原理,按照時間進度將目標細分到每一個銷售過程,是指每一個銷售環節,目標都要一一對應。銷售漏斗是大數據測算的結果,針對不同業務員、客戶群會存在差異性,所以在使用漏斗數據分解目標時,要注意靈活使用
追蹤管理。目標管理過程切忌任由員工自我發揮,惰性、畏難是人的本性,再者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非常棒的自我管理能力。領導在權利下放時,要根據不同業務能力層級的人下放不同的權利。追蹤管理,就要用到管理九字訣“有要求、有幫助、有關懷”,也就是說既要追也要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困難,頻次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任務緊可日追、不緊可周追。追一定要追出效果,配合獎懲工具,以結果為導向,大膽敢要。
? ? ? ? ? ? ? ? ? 【得】
以結果為導向。目標管理就是以結果為導向,忽略片面的人的因素、過程的因素。那年初冬方少時就在腦子里刻入了這句沒人情味的話:銷售只有功勞,沒有苦勞。也正因為如此,企業上下無不將注意力轉移到目標結果上,而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
注重數據分析。如今大數據被炒到從未有過的熱度,數據不會說謊,當然說起謊來也是最令人信服的謊。通過對結果數據進行分析,作用于下一階段目標的規劃,指導作業。
獎懲及時兌現。為了讓整個目標管理實施起來更具有活力和氛圍,常常會配合各種方案激勵。激勵的及時兌現就建立了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快速反應機制,久而久之便是一種文化,更好的服務于目標管理。
前兩年溫州某房企為了激勵員工,在辦公室打出橫幅“要么交業績,要么交尸體”,“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員工在“壓力”與“緊張”中自我激發,企業賺得盆滿缽滿……不得不說萬惡的資本家,還有“萬惡”的德魯克……
(PS: 個人觀點,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