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訪談錄》中的內容以“成功故事”為主,很多高端人物的故事被收集其中。那些傳奇人物的精彩人生片段經得起反復回味的往往與所謂成功結果無關,而是與過程相關的一個個困境,是期待與現實的落差,當事人的彷徨無助,以及在苦涯中體味的細微溫情,這些才是人性的相通之處,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爍爍真金。
有時,成功本身就是一種困境。一些創業人士走過創業初期的艱辛與驚險,飛揚的股價,高漲的業績使他們成為資本的寵兒。不過,還來不及高興得太久,商場的冷酷無情讓人不寒而栗。不管是管理還是業務方面都會遇到瓶頸,此時,那些今天舉杯相迎的投資家,明天就會反目成仇。此時,早與當初的愿景去規劃企業的明天背道而行了,創業的樂趣已消失殆盡。也許這些都成為了一種奢侈,這就是成功的 困境。
《極限挑戰》節目分析
劇情式綜藝歸根就是在綜藝節目中以演繹一段故事的方式進行娛樂。《極限挑戰》每期通過完整的故事邏輯,像電影一樣編纂一個完整的劇情和時空,然而這個時空是開放的,事件的進展是不可預估的,參與嘉賓的表演是即興的。在綜藝節目中即興式表演并非《極限挑戰》首創,《謝天謝地,你來啦》《喜樂街》《我們都愛笑》作為喜劇類綜藝節目的代表即為嘉賓提供大致的表演方向,具體細節不固定,完全考驗參與者的臨場發揮和在實踐中積累的演技。相較而言,《極限挑戰》的即興性更強,節目的錄制完全進入到群眾中去,“在社會情境中完成全部錄制,讓明星融入普通人中爆發出自然笑果和意外內容”。
在諸多傳統綜藝節目中,嘉賓的語言以及走位安排都是事先預設的,不存在橫生枝節,一切秩序井然,觀眾看到的嘉賓是經過雕琢的,近乎零瑕疵的。《極限挑戰》恰當地把明星拉下神壇,明星不再高高在上,親切、隨和如鄰家哥哥、弟弟,這是“平民化敘事”的體現。如第二期黃渤在地鐵上和別人借吃的,摟著孩子演唱“兩只老虎”,第三期中黃渤體驗快遞工作,因為延誤遭退貨;孫紅雷在幼兒園代班,被孩子折磨到崩潰;王迅在282米高空冒著生命危險擦了近3小時玻璃收入270元后,為了7塊飯錢跟“老板”討價還價等。明星的親民性在一段段自然敘事中完美呈現。這種自然敘事的好處在于,除了節目本身的游戲成分以及自帶的刺激性之外,不受限制的劇情走向也可能使得普通百姓成為敘事的亮點。如黃磊體驗出租車司機,搭載女乘客時,女乘客近乎喪失理智的激動,使得不少觀眾驚呼,“這是事先安排的乘客嗎?女乘客渾身上下都是戲啊”。作為觀眾來說,在觀看這樣的場景時,想必也會被普通老百姓的現場表現感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