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萌妹子直勾勾地看向我。我明白,她們所圖非我也。
這是她們入職的第二天,昨天下午她們過來匆匆認座位,聽幾條考勤的基本規定就下班了。現在領完電腦,磕磕絆絆剛裝好,正等著我幫她們配置郵箱。
我被看得有點兒心虛:“那個,其實我的郵箱是剛入職的時候配置的,怎么操作我早就忘了。”
直勾勾的眼神黯淡了不少,瞬間就低下去了。
“不過還是有解決辦法的。”眼神又抬起來了。
“這是耳機,你們過來看一下我的郵箱是什么樣的,你們打電話給IT說你們是新員工,什么都不懂,想讓自己郵箱配置得跟其他同事一樣。記得說話要客氣點兒哦。”
她們將信將疑拿著耳機回到座位。半小時后,兩張水嘟嘟小臉笑逐顏開地說配好了,讓我過去看。
我一邊看一邊感嘆IT小哥就是不一樣,配得比我自己摸索配出來的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所以小萌新,上班前三天如果一定要明白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學會借力。
一、向支撐同事借力
作為小萌新剛入職時總是會為了方方面面的事情著急。比如檔案、戶口和組織關系怎么轉移;怎么維護自己的銀行卡信息;轉正考試不知道時間怎么辦;會議室機器不會用怎么辦……
橋豆麻袋,我們停下來想一想,這些困擾不正是支撐部門同事的職責么?比如說,我們苦惱不知道怎么讓公司知道我們的銀行卡信息。同樣,如果我們的工資沒有按時到賬不正是財務同事的失職么?所以財務同事一定會提前聯系我們,比如入職第一周內給我們發郵件教我們登記之類的。更多時候,正規公司會有支撐同事的熱線、郵箱和即時消息的服務帳號,只要問到這些賬號,再去咨詢就可以了。
支撐同事可以多給力?舉個例子,我最初維護機器時經常自己摸索,很容易就將機器搞故障了。我就打電話給維修師傅:”機器壞掉了。“師傅也不想每次都跑過來,于是會一邊修一邊叫我正確的恢復方法。后來,機器只要是不換零件的故障我都能恢復,換零件的故障我都知道該換哪個零件。一次去庫房退庫,庫房的打印機”噠噠“作響。我隨口說了句:”定影器該換了吧。“庫房管理員驚訝地看我,說:”廠家也是這么說的。“可把我得意了一下午。
二、向導師和主管借力
團隊中與我們關系最緊密的就是導師和主管啦。光是看他們對我們的態度,就可以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身上很多改進點。
剛工作時,我的導師兼直接主管經常布置我很多額外的工作。而且布置一大堆任務后,又催得特別緊。這樣幾次過后,我就犯嘀咕:”她該不會是不知道我的實際工作量,又擔心我忘掉吧。“
于是下次她再布置任務時,我當下回答:”可以的,我現在在做XXX,完成之后就處理可以么?“她先是一愣,通常會同意,偶爾會告訴我新任務更加緊急,那我們會一起再調整。
工作情況匯報時,我除了會將前兩周完成的任務過一遍,還會很心機地加上下兩周的計劃。久而久之,分配給我的額外任務漸漸少了,催促也停了。而我也在這過程中學會了有條理地工作。
另外,我剛工作時經常被批評,剛開始臉皮薄,一被批評就哭成了”小哭包“。哭得多了,也皮實了,就想其實我也有苦衷的,干脆下次先下手為強吧。之后遇到困難時,我會在只有我倆時,帶上一句:”某某工作其他部分都很順利,就是XX地方,我還不知道怎么辦。“她會很直接說:”你去找誰誰問,他之前處理過。“或者”那我下次幫你爭取某某資源,那你就方便了。“我們遇到的煩惱在導師和主管那里都會容易一些,因為他們經驗豐富,也因為他們的層面可以調用的資源更多。
后來我和導師說起剛開始被批評的經歷,才明白,當時我太內向,不敢和她交流,工作又做得確實差勁。她認為只有靠嚴厲的批評才會讓我有反應,和她要交流。看來我如果能更早主動一些,就不用當了那么久的“小哭包”了。
三、向前輩借力
我有一個小想法,就是參加工作的時間可以視作另一種年齡。比如我們剛開始上班,就可以看作職場一歲。想想我們小寶寶的時候是不是經常跟著小哥哥小姐姐屁股后面學會了很多小本領呢。這樣看來職場的前輩們也是我們很重要的學習對象哦。
我們經常看到一個三四歲的小朋友顛三倒四地唱兒歌。旁邊的小哥哥小姐姐會糾正他“是這樣唱的……”一方面小哥哥小姐姐覺得唱錯的小朋友很可愛,愿意教他,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恰好會,教了小朋友,自己也會多一個玩伴。
將心比心,職場中也是這樣的。如果我們在前輩們不太忙的時候請教工作的事情,他首先會知道我們是因為尊敬他,信任他教的一定是對的。同時想到自己也從小萌新時代過來,將來大家一起工作,需要互相幫忙的地方還很多。如果沒有特殊原因,通常都會搭把手,教我們幾招的。
千萬不要小瞧團隊中前輩們的力量哦。寫到這里,我特地抬眼望一下我們組內最嫩的小萌新,她現在的崗位,我們組內就有6個人做過,只要她主動一些,我們都是可以給她傳授內力的。
四、向外部借力
我工作的前三個月,效率特別差。當時導師和周邊前輩們給過我很多建議,我都聽不進去。現在想想挺可惜,因為大家都是好意,而且很多都蠻有借鑒意義,好在我也有自己的解決方法。
當時我想,我們組就我一個新人,可是今年有那么多畢業生,他們中肯定有跟我一樣經歷的人。需求這么大,一定有解決這類問題的書。所以我開始找關于效率提升的書,隨后也訂了一年的《職場》雜志。在當時這些書中,我知道了簡單的時間管理方法,學會監控自己的時間。直到最后遇到《佐藤可士和的超級管理術》、《吃掉那只青蛙》、《思維導圖》(作者為東尼·博贊,而且只用看第一本的第四章)這些真愛書籍,我不僅能規劃好時間和空間,還可以理清思路,工作才上了軌道,進步也才越來越大。
現在如果工作中有疑惑的話,我還是會看書,或者去知乎、百度搜索。想要更快更系統地學習的話,就會去看看羅輯思維近期有沒有相關的短期課程。
比如去年我發現自己寫的郵件,開頭千篇一律都是“親”,后面虎頭蛇尾“謝謝”了事。關鍵郵件發出去后反應平平,還得輔以電話或者當面溝通。于是我報名了戴愫老師上海的兩天職場書面溝通課程。兩天里,戴老師挑遍職場尷尬情況訓練我們書面溝通技巧。學完后,即使是和素未謀面的印度同事郵件溝通,我都能不吃虧地盡在掌握。
”借力“之所以重要而且在上班前三天就要知道,是因為剛入職場時,人生地不熟,其他同事又用新奇的眼光打量我們時,我們很容易自我封閉,顧影自憐。其實我們并不孤獨,我們是支撐同事的客戶、導師的小徒弟、主管的小萌新下屬、前輩們的師弟師妹、還是互聯網時代中的建設者呀。
所以請在上班的前三天就敞開胸懷,大膽借力吧,因為即使小萌新,我們在職場也不孤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