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現在走在大街上,你看看有幾個人臉上是帶著笑容的?不是苦大仇深,就是滿臉抑郁,為啥?都是被“有壓力就有動力”這句話給害的”!
在一次訪談中,當談到壓力時,今年68歲的老戲骨陳佩斯直言不諱。
必須承認,陳佩斯說的這番話,很真實地反映了當下人的現狀,特別是絕大多數正努力打拼的年輕人。
“有壓力就有動力”這句話沒問題,但也不是所有的壓力都能轉化成動力。
有的人無論是否有壓力,他都有動力去做熱愛的事情。
相反,壓力往往會適得其反,讓人產生逆反心理,或者產生焦慮、失眠、工作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
既然“壓力產生動力”,為什么不通過提高薪酬、福利待遇等措施,直接產生動力呢?壓力產生的動力,并非優質動力;發自肺腑、心甘情愿愿意做好一件事情的動力,才是澎湃、優質的動力啊。
有個富二代曾經在網上很囂張地問:“打工人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有錢人的!”
話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好像很有道理。雖然很有道理,但也沒完全說對:實際上,有錢人的舒服、可愛、幸福也是相對的。
張朝陽和俞敏洪“星空對話”時,主動講起自己有一次在國外出差。站在20層樓上,看著打開的窗戶,俞敏洪就一心一意想跳下去。
但是因為當時已經有了孩子,他反復告訴自己“不能跳!”
他穿上羽絨服,在渥太華零下30度的大街上走了4個小時,第二天早上坐6:00的飛機飛到一個朋友家里說:“我不行了!”
那個朋友把俞敏洪摁住了。他整整陪伴俞敏洪18個小時,直到最后孩子飛到他身邊。
家人,是支撐俞敏洪活下來、往前走的最大動力。后來,俞敏洪吃了很長時間的藥,思想上也想通了,現在很樂觀。
但即使是現在,俞敏洪也很難說快樂和幸福。他告訴張朝陽自己“最大的問題”是睡眠不好。經常要熬過睡得非常不好的3、4天,才會有一個深度睡眠。
張朝陽呢?58歲的年紀身家67個億,應該很快樂吧?但奇怪的是這哥們整天也是一副愁眉不展的痛苦樣子:“我有錢,想買什么就買,但我居然覺得這么痛苦!”
張朝陽17歲讀清華,22歲保送麻省理工,31歲投身互聯網,曾面試過馬云和雷軍,中國“互聯網教父”。
他在楊瀾訪談錄《一個成功者的告白——張朝陽的精神危機》中說道:
“錢多不是幸福的保證,錢多少跟幸福沒關系。我這么有錢,卻這么痛苦。我覺得我出問題了,我什么都有,但是我居然這么痛苦。幸福跟錢多錢少真沒關系!”
中國現在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但越來越有錢的上市公司老板們幸福嗎?
在一個論壇上,某著名上市公司老板曾問:“在座各位誰覺得自己幸福,舉個手,我喊你大爺!”
沒有一個人舉手!
錢是好東西,我們普通老百姓希望自己多賺點錢,老婆生日時,一家人可以出去吃頓好的;或者給孩子買個平衡車啥的;或者這個月過節,多給老媽500塊錢;單位年終獎比去年少發700塊就嘟嘟囔囔不開心。
我們都認可“有錢一時爽,一直有錢一直爽”,卻發現并不完全是這樣:再有錢能像張朝陽這樣有幾十個億嗎?
他這么有錢都不爽,我們有了幾百萬或者幾千萬,說不定也會有新的、更大的煩惱。
有位網友說:“我可不想成為什么超級富豪,那意味著無窮無盡的麻煩,對于我來說,有點閑錢就很好啦!”
這不是矯情,而是實話。錢多意味著麻煩多,這一點在富豪們的世界里也是心照不宣的。
有錢并不意味著能搞定一切。世界的運行玄妙而殘酷:你獲得一些,就注定要失去一些,沒人可以僥幸逃脫,成為主宰萬物的神。
人生苦短,來日也并不方長。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別把自己逼得太緊,別給自己定太高的目標。
人生不能以成敗論英雄,當你努力到無能為力的時候,對自己說一聲:“老子值得了”!這就可以了,你就像在拳擊臺上被KO的拳擊手,比賽結束了,輸贏已經不可改變,你把拳套摘下來、把所有的壓力都卸下來,昂首挺胸下臺、高高興興回家,跟老婆孩子開開心心,多好。
每天都試著做一件讓自己快樂的事,即使再微小、再無聊、再可笑,都要做!因為每天累積一點小快樂就能彌補在真實世界難以實現的大快樂。
面對疫情,我們仍然擁有時間和心靈自由。在這艱難時候,別忘了給自己和別人快樂。
作家蘇芩說過:“你不用那么優秀,拿得出手就行。有干勁滿滿的事業,有光明正大的愛情,有一二精致的喜好,過著并不窘迫的日子。我愿心底有光,目所及處都是善良。如果能夠這樣,不太成功也可以”。
愿我們每一個人,不管有沒有錢,不管錢多錢少,也不管是優秀還是平庸,都能找到讓自己快樂的活法??鞓范冗^此生,就是人生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