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我們仨玩舟山。
夜里于民宿發愿——明日滾回上海前,必須吃一頓滿足的海鮮!
聊至深夜,大伙餓極。
大塊頭累趴留守,我同小個子出門覓食。周圍黑漆漆,根本望不著吃的。我和小個子加快步伐,滿懷信心地向明亮之地前進,我三步并作一步,小個子三步并作兩步。
那是一穿山隧道入口,想到桃花源,我們便勇敢地闖入,至走出共耗時20分鐘。小個子在15分鐘時,竟提出放棄,原路返回,我怎么可能答應?隧道外頭店面雖多,大多卻已打烊。
可幸,我倆疲憊地就近在一家尚營業的海鮮面館坐下。這家店招牌很普通,門面也小,我們隨意點了些蟶子、海蝦、大排等面澆頭。
前面是油光滿面的老板在專心為我們翻炒;后邊是一臺比鍋還大的舊電扇搖頭晃腦;右邊鄰桌坐了一名顧客,一直在和老板瞎扯,我們聽不懂方言,但他似乎和老板是熟人。
這家店不是那種人氣爆棚的狀態,所以我們都有些擔心口味。呆坐的不知不覺中,老板端上了兩碗蝦堆得小山似的海鮮面。
不吃不知道,一吃嚇一跳,為之再走10趟隧道也值,簡直驚為天上食!食物的火候剛剛好,調味料加得不多,充分保留了原汁原味,既嫩又鮮。
第二天,我倆帶上大塊頭,算好了回滬末班車的時間,掐著秒表又去爽了一頓。
大塊頭連呼過癮,我們卻得瑟地說:
“老板在深夜放的蝦更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