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明一點,寫這個題目不是要想宣揚什么,或是顯耀什么,僅僅是覺得“信仰”這個詞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在當今這個普遍認為信仰缺失的社會,大多數人都感受到信仰的重要,渴望信仰的回歸,可大多數人卻又迷失于大千世界,隨著塵世起伏苦苦掙扎其中,將信仰塵封心底或是早已拋棄,不知信仰為何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都有在這個世界上為人處世的態度和方式。有沒有信仰,有什么信仰,其實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說,遠沒有住房就業、入學求醫來得現實來得重要。但是,人活著,總要有那么一點精神,總要留下那么一絲痕跡,證明來過世間走過一遭,沒有如草芥般虛度,不,縱使是草芥,也有向著陽光奮力成長的信仰。人,作為萬物之靈長,關鍵在于會主動、深入地思考,而思考,是建立信仰的基石。這基石,指引人找到塵封的信仰。
信仰是在你看不見整段樓梯時就踏出的第一步。——馬丁·路德·金
不用看見,也沒有懷疑,因為我確信我的未來,我所希望的那個世界,就在不遠處靜靜地等我。能在看不見的時候毫無畏懼地踏出第一步,源于心中那份眾里尋他千百度的執著,那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持。我堅信即使路途崎嶇,信仰的火炬依然始終照亮前方的道路,支持著我繼續勇敢前行。
不是因為看到了才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才看得到。——泰戈爾
眼睛看到的可能只是表象,眼見為實也并不一定正確。有了心底的相信,以及由此產生的始終如一、毫不動搖的心境,就是信仰,或者說是一種自信。那是一種心靈的默契。不用看,它就在那里。你心中想到的是什么,你就會看到什么,就會體會到什么,頗有些心誠則靈的意味。
人,是要有一點信仰的,這信仰會陪伴支持你邁過高山、趟過激流,練就云卷云舒,寵辱不驚。有信仰的人,活著才不會渾渾噩噩,才會給短暫的生命涂上一抹亮色。
不用解釋,懂得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解釋了也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