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午後三點,醒來
思緒冰冷,飛到遠方的海
咆哮的浪花如雷
歡迎你的到來
我見過你
仿佛光芒穿過寂寥,只在一瞬
荒廢的木頭,蟻蟲啃蝕
這不怪它們
反正吟者不在山巔
反正你,不在身邊
乾涸的溝壑有處墳墓,朝向大海
我們儼然沉默的石頭
月亮老成一根銀髮,落下
無名之物,也跟著沉睡、迷惘
你不解風情,故意想起:
青年時期,與月光殘忍地交談
整整一夜
耗盡了你所有的孤傲
“湧潮淘盡世間沙”。
只剩下你我的愛情在岸上
這麼多年來,我將愛情隱藏於世
你,視而不見
浪淘沙令
雙調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韻
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
仄仄平平[韻]
春意闌珊
仄平平[韻]
羅衾不耐五更寒
平仄仄平平[韻]
夢里不知身是客
仄平平仄仄
一晌貪歡
仄平平[韻]
獨自莫憑闌
仄仄平平[韻]
無限江山
仄平平[韻]
別時容易見時難
平仄仄平平[韻]
流水落花春去也
仄平平仄仄
天上人間
仄平平[韻]
《樂章集》注:歇指調。蔣氏《九宮譜目》:越調。按,《唐書禮樂志》:歇指調,乃林鐘律之商聲;越調,乃無射律之商聲也。賀鑄詞,名《曲入冥》;李清照詞,名《賣花聲》;史達祖詞,名《過龍門》;馬鈺詞,名《煉丹砂》。 按,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斷句,至南唐李煜,始制兩段令詞,雖每段尚存七言詩兩句,其實因舊曲名,另創新聲也。杜安世詞,于前段起句減一字;柳永詞,于前后段起句各減一字。均為令詞,句讀悉同。即宋祁、杜安石仄韻詞,稍變音節,然前后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七字,其源亦出于李煜詞也。至柳永、周邦彥別作慢詞,與此截然不同,蓋調長拍緩,即古曼聲之意也。《詞律》于令詞強為分體,于慢詞或為類列者誤。此調平韻者,以此詞為正體,若杜詞之或減字、或添字,柳詞之減字,皆變格也。此詞前后段兩起句俱五字,宋、元人俱本此填。 按,李詞別首,前段第一句“往事只堪哀”,往字仄聲;晏幾道詞,前段第四句“惟恨花前攜手處”,惟字平聲;后段第四句“曳雨牽云留客醉”,牽字平聲;歐陽修詞,后段結句“特地魂消”,特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之,余參杜詞、柳詞。 又按,石孝友詞“好恨這風兒,催俺分離。船兒吹得去如飛。因甚眉兒吹不展,叵耐風兒。 不是這船兒,載起相思?船兒若念我孤棲。載取人人篷底睡,感謝風兒。”前后段疊用四“兒”字韻,此乃獨木橋體,用韻游戲,非別是一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