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是窩在沙發上看《情深深雨蒙蒙》里面依萍對何書桓說:“你以為你了解我嗎?我有的時候連我自己都不了解,你覺得你了解嗎?”
閨蜜就給我發了一條微信,說:你知道你的前男友是怎么說你的不?
我一下子有點詫異,說:“什么意思啊,怎么說我的”
原來,閨蜜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看見我的前男友發了一條說說,大意就是對比自己的現女友和之前的前女友,前女友說的就是我。
閨蜜復制粘貼給我看,原話是:前女友小氣,有潔癖,稍微不注意就火冒三丈,現在我們家姍姍溫柔大方得體;前女友動不動就會撒嬌,一點都不善良,路邊看見有人乞討,絕對不會給錢,現在我們家姍姍看見流浪貓就掉眼淚。
我問閨蜜:這說的是我嗎?
閨蜜說:“是的呢,我都快不認識你了,那個家伙是把你屏蔽了吧?”
我說:“我覺得不像是我,我是這樣的嗎?也許說的是別人,那個渣男的前女友多著呢”
閨蜜說:“我也以為不是你啊,可是后面看了他的評論,他對其他一些朋友都承認說的就是你呢”
閨蜜截圖給我看,果然,畢竟我們當時在一起的時候也有一些雙方共同的朋友,閨蜜另外又補了一刀:“其實,好像還說過你好多呢,我們都認識這么多年了,有些事情我都詫異,這是你嗎?”
我騰地就從沙發上起來,按住自己的怒火,將截屏發給了渣男,說:“這是什么意思”
渣男半天才回復,估計是在思考著怎么回復,他說:“我說的就是事實啊,你不就是這樣子的嗎?這么小的事情還找我,不就是證明你小氣嗎?”
我回復:給你三秒鐘的時候,刪掉這些你認為的“了解”,這是第一次,抱歉,我不想從你的嘴里了解我自己,如果還有第二次,我會說:閉嘴,我不想從你的嘴里了解我自己。
即使一輩子的時間用心觀察,也未必能真正了解一個人。你看到的只是一個人的側面,你以為的了解可能只是了解那樣一個瞬間,一個時間段。
你想要真正的了解一個人,或者你能拍著胸脯說,這個人我是非常了解的,我是百分百了解的,這樣的人有嗎?最算是你的父母,你的知己,你的另外一半。
其實,在我看來,這個問題過于理想化了。你無法百分百了解任何人,你的嘴巴里說的某個人都不是全面客觀的。
真正的了解一個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抱歉,真的沒有一個人想要通過你的嘴里了解他自己,特別是當你用自己的思維和局限去詆毀,或者去比較的時候,至少我是不想的。
后來和閨蜜說了我的處理方法,閨蜜說:“不錯啊,大贊”
我說:“這還不是像你學習的嗎?”
閨蜜剛入職的時候,同時有一個畢業生同時入職。大家都是同齡人,自然交流得也會多一些,一開始,閨蜜覺得挺好的,雖然不說是非常要好的關系,至少還是能夠和平相處的正常同事關系。
慢慢的,閨蜜就發現有點不太對勁了。
例如,有前輩問閨蜜:“聽說你昨天去看電影了,在電影院門口和別人吵起來了”
閨蜜問:“你怎么知道”
前輩說:“芳芳說的啊。你這樣大吵大鬧,有點沒有形象哦”
閨蜜恍然大悟,是的,昨天去看電影門口遇見了芳芳,因為是電影票的問題,所以在門口和檢票的工作人員討論了兩句,現在在芳芳的嘴里變成了大吵大鬧,刁蠻任性了。估計全公司都知道了。
第二次,閨蜜去商場買高跟鞋,為了獎勵自己平時工作努力,所以買了一雙有點小貴的鞋,第二天,辦公室都知道了。
芳芳嘴里傳出去的:“愛買奢侈品,愛慕虛榮的人”
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幾次之后,閨蜜直接找到芳芳,在一次員工聚餐上。
閨蜜說:“有些人以為自己很了解對方,須不知除了知道對方的名字,電話之外,其實其他的一無所知,我們每次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冰山一角,如果你要了解一個人,就請用心和她相處。我不想從你的嘴里了解我自己,因為這個世界上,你都不可能完全了解你自己,你怎么會了解別人呢?你嘴里的“我”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我,而是帶你你有色眼鏡看到的人。所以,請你閉嘴”
據說,那個芳芳面紅耳赤,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而同事們,也為閨蜜的坦誠相待鼓掌。
在現實生活中,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有些人,就喜歡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有些人就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去分析和了解對方,其結果往往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但沒有抬高自己,相反,卻被人厭惡、唾棄,使自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記住,你嘴里的任何人都是帶了你的色彩的
如果有人用自己的嘴來分析你,請你正面回應:“抱歉,我不想通過你的嘴來了解我自己”,那這個社會會少了很多的流言蜚語,難道不是嗎?
作者簡介:
琳達
一個有趣的老師,性格鬼馬活潑逗比有下限,形象甜美知性有分寸。熱愛各種好玩的事兒,關注各種好玩的事,文字平和靈動有情感,喜歡雞湯不油膩。
在一個角落里記錄一個瞬間的感覺,只為傳遞溫暖的文字、情緒、還有故事。
愿故事有情、有感、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