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一些之后,心里蠻有感觸。因為我與里面的事例有相同點。我也是一位乳腺癌的患者。所以我這一次的讀后感并沒有按以往的總結(jié)來寫。而是想就我是一個乳腺患者的身份。再談這個讀后感。
其實我也是相信因果報應的。我也相信好人有好報。但往往這個社會經(jīng)常不如人愿。我當時患病的時候想的最多的是我,可能是因為我的生活習慣不好。腳比較少,飲食不規(guī)律,經(jīng)常買著吃。熬夜。我認為我得病是這些不良習慣所造成的。在看了這本《誰在我家》這本書后。突然感覺,也許,也有個循環(huán)。
精神的力量是很強大的。記得我剛得病的時候,并不相信自己真的得了病,總有一絲幻想,認為可能是弄錯了吧。當真正接受這個現(xiàn)實的時候,就覺得,唉,這個病應該。不至于死人吧。當你在康復之后過了兩三年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對這個社會,對這個家庭,對所有的親人的留戀,反而讓你更加的害怕。害怕這個疾病,害怕復發(fā),害怕很多的東西。
得一場病也不完全是一個壞事兒。最起碼我從此知道了生活的規(guī)律。知道放松我的心態(tài)。知道平和的看待很多事情。不再愛斤斤計較。學會了尊重別人,尊重你的另一半。而且現(xiàn)在也特別希望能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長大。也在憧憬的孩子長大,孩子結(jié)婚,有了孫子。和你最愛的人一起去想一想。未來。年老的生活,去哪里去旅游也是一份甜蜜。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希望父母健康,希望自己的家人,身邊的好朋友都健健康康,不要受病痛的折磨。但這是多么奢望的一個需求。
當一個母親最偉大的時候。就是當自己身邊的親人,老公,孩子,母親。得病的時候,你最希望的那病的是自己,而不是他們。這就是海靈格說的帶入嗎?說的清白感嗎?
看完這本《誰在我家》這本書。從我這輩開始,我決定一定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給后代積福的人。人不能光靠著自己的現(xiàn)在。不能太自私的,只為自己著想。你要為你的后代去考慮,他們會不會承受你這份罪孽。
我們既然都是一家人。為什么不能用愛來彼此感動對方有愛!彼此來愛護對方!每個人的良知,每個家庭的良知。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有所偏差嗎?因為一個人而受到了整個家族的憑良知的偏差。那是何等的罪孽。
以前總以為墜胎不是一件什么壞的事情。現(xiàn)在想想,被追他的人也是那么的無辜,可憐他也是會有怨恨的。還有被排斥在外的人,他們也是有帶有怨恨的。那么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既然接觸了這本書,我們開始做一個減少怨恨的人。任何一個事情都有時有終。排列是的確是十分的偉大,也是十分的神奇。我對他們心里由衷的感到尊敬和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