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緩一緩心神,這兩天發生了些事兒,似乎每件事情都值得去絮叨絮叨,接下來我慢慢說,如果你愿意的話,歡迎與我分享你的感受。
首當其沖的是第一件事兒 / 錘子手機發布
第一次認識羅永浩,記得是去年某一天無意間翻開了《生命不息,折騰不止》這本書(這本書是摘錄了羅永浩發布會的演講集),書的來歷說來慚愧是我在某一次促銷活動中為了湊單買的,第一頁我被老羅那種帶著驕傲的語氣所吸引,開始去網上找尋他的一切,然后很順理成章的被他征服,我覺得是這樣的人不贏,那就太沒有道理了,上一次我全程看完了m1的發布會,但是因為舍不得蘋果沒有去買,很抱歉。5月9日堅果二代發布,草草的看了發布會的前半段,有些失望覺得這一次似乎平淡無奇就關了視頻,可曉得發布會的正片竟然是在兩個小時以后,那個梗咽的瞬間,說真的感動到我了,我認為老羅是一個值得托付的男人,然后果斷下單不猶豫。
結果打臉的事情出現了,如果說前三天我是沖動消費的話,那么到了第四天我開始理性了,因為錘子還沒有發貨,沒有發貨我就會開始在知乎上看一些評論,然后猶豫,開始覺得錘子可以稍微緩一緩過段時間再買。目前的手機似乎沒有想象中那么差,還沒有到非換不可的境地。而這種自己造成的糾結的情況又是我非常不喜歡的,所以很矛盾,每當這時我就會采取一刀切的策略,以免浪費太多時間(我想這是我不好品質之一,在某些時刻我會以一種進度條的方式去對待人生,三天沒有反饋我就不玩了嘛),游戲讓人上癮的主要原因就是游戲有及時反饋的功能,你這個按鍵一下去,你所控制的英雄立馬放技能。
第二件事兒 / 侵權問題
周三公司發生一件事兒,一位設計師因為盜用了別人圖片,然后被告侵權了,公司損失了金錢,以及信譽上的蒙羞。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多年以后我的公司也遇到了同樣的處境,我想我會從這件事情中得到一些啟示
1.如果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要承認這個問題的存在(侵權既然已經是固定的事實, 那就不要再去逃避了,一方面我會到被侵權的公司那兒登門道歉,并且發表聲明,賠償相應的損失;還有一方面就是去電商平臺道歉,去解釋這一件事情的發生僅僅是個例,有關人員已經全都受到了相應的懲罰,不要讓平臺對自己的印象下降)我對自己的要求中,有一點是要仰不愧天。
2.管理層務必要對員工去負責(一定要去培訓,要讓手底下的員工認識到有一些底層的鐵律是不能去觸碰的,如果不認識到這一點可能會對公司照成災難性的后果)
3.要有自己的職業操守,要能合理的利用周邊的資源,通過協作著去完成一件事情(多交流總是沒錯的,人不可能百分之百知道對方所想,還有做事情不要嫌煩,多跑跑可能就會避免很多麻煩的發生)
第三件事兒 / 下架圖片
這是上面那件事兒的“衍生產品”前兩天老戴和新新在和我提起這件事的時候,我還不以為然,覺得這沒什么大問題,因為我沒有簽協議,沒有理由擔起這份責任,即使下架圖片出于的目的也只是“仁義道德”,不想給上一級找太多的麻煩,也可以說并非心甘情愿的下架,現在想來這認知淺顯的有些離譜。
新新說完這件事兒的晚上,仔細的思考了這件事,發現事情并不是我想當然的這樣,慢慢的也就理解了。
我在公司干活,工作時間拍攝的所有照片理應屬于公司,上一級對我這種拍攝與工作無關照片不支持也不反對的態度,其實說白了是放我一馬,我再去拿原本應該給公司的圖片去上傳別的網站謀取一些小利,而這種事情產生的一些后果很可能是公司要去承擔的(當然自己也逃不了干系,錢固然是小事,而時間成本,聲譽成本這些才是大問題),這就可以稱得上是不忠、不義。
既然想通了這一點,為了自己也為了公司,最最穩妥的方法當然是下架以前的全部圖片(這里邊我可能想的是有一些多),況且我有著更大更確定的目標,如果僅僅花了金錢能讓我對目標近一些,那么我想也是值得的。但是我畢竟還沒有到對幾萬塊可以輕描淡寫的程度,所以情緒上難免會有一些難以壓制的沖動。
還有個小插曲導致了我情緒有些不穩定,就是在下架圖片之前我簡單看了一下同事在圖庫網站上的情況,結果發現沒有任何人是下架的,心頭隨即升起一股無名之火,兩個小時以前對我一通說教,讓我認識到自己有多么的無知,然后自己卻無動于衷,這讓我有種被耍的感覺(第二天新新看我情緒明顯不對,找我談話我才知道,原來新新早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是自己先下架了圖片才對我們提出的要求)我確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而且我完全屏蔽了人性善的一面,忘記了我還有同事可以幫我證明。
啟示
1.想要改變一個人很難,如果真有一個好方法,我想就是做給他看。
2.學點法律總是好的
3.以一種長遠的眼光去看待未來,把戰線拉長
第四件事兒 / 照片評選
其實早一個月前就想說了,因為我感受到這個照片評選變得越來越形式主義了,為了這個團隊能夠良性發展這個問題就應該要提出來。,
以我自己來說每周我自己的心態總會想著,拍一張好看的可以周五交作業就行了,拍完一張好看的其他的只要設計師不說我就無所謂,這是一種完成任務的想法,只為一張照片去精心盡力,而不是所拍攝的所有的照片。
但是如果換成了每周照片大家隨意評選,而決定權在一人手上。我想這就是一次好的迭代,因為攝影師可以講述一款產品的拍攝思路,共同學習,還可以展現不同產品的不同想法(當然每個人的時間要控制每人7~8分鐘),一方面練就了敘述能力(與設計師的溝通協作),一方面也加強了對產品的理解。
打完收工,以后可能會再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