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一個關于姚明的故事,又通讀了吳軍的《見識》,更深刻地認識到“見識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多重要”。
大家都知道,姚明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兒時的姚明喜歡槍,喜歡看書,喜歡航模,也喜歡游戲機… …就是不喜歡籃球。
身為職業籃球運動員的姚爸,看著兒子的身高,確實是塊打籃球的好料。
于是,姚爸開始著意培養他,漸漸籃球也確實給姚明帶來了小小的成就感。
9歲那年,姚明進入少年體校,但只是被分在了普通班。
他寧是憑著那股認真勁,從普通版調到了重點班,又從重點班進了尖子班。
就這樣,在他低調父母的支持、鼓勵下,姚明不斷的超越自我,籃球天賦被一點點開拓出來。
16歲進上海男籃,17歲出戰八運會,19歲進國家隊,21歲進NBA成為休斯頓火箭隊主力。
從姚明的經歷我們不難看出,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絕不僅僅靠自己的努力就行,還有很多其他因素。
比如,姚爸是專業的,對兒子的專業技能培養會更有針對性和遠見性;
比如,姚明這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次困難,也參加了無數場比賽,遇見了無數的人,也學習了無數的技巧戰術。
他從小小的上海男籃,進入了國家隊,又走出了國門,和NBA精英成為隊友。
這一步步,無不見證了他眼界漸漸變得開闊,見識漸漸變得充實,
這些,無疑成就了現在這么優秀的姚明。
如今,姚明已經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并用他自身的名人價值做公益,做體育。。。
總之,他已然成為了我們怎樣在社會中追尋自身價值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