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星空推薦團推薦閱讀。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近來特別想念曾經的鄰居,一對軍隊離休的老夫妻,我稱他們為楊伯伯和羅阿姨。
chapter1 隔壁來了新鄰居
那時我剛上初三,一天晚上放學回到家,在飯桌上,爸爸說,隔壁的鄰居搬走了,過兩天要搬來一對離休的軍隊干部。爸爸讓我們要注意一下,要盡量保持安靜,還要學會關心新鄰居,因為新鄰居應該年紀在65歲以上,說是來長春投奔兒子,現在老人也不能和兒子住在一起,兒子工作也特別忙,沒有時間照顧他們,現在是考驗我們尊老的時候了。
我別的沒太注意,我的關注點在于“新鄰居是離休的軍隊干部”幾個字上。
因為爸爸的關系,我從小對軍人格外崇拜。想到要與戎馬一生的老軍人做鄰居,格外興奮,腦袋里的畫面是我們姐弟三個圍坐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講戰爭故事和軍隊里的故事的場面。內心里對新鄰居的到來充滿了期待。
chapter2 軍人本色
初三的生活也是早出晚歸,每天早上六點準時出家門,晚上八點鐘到家。
有一天早上上學,在樓下小區中心花園旁的樹林里見到一對老年人,男的在散步,女的在一棵樹下舞太極劍。遠遠的有些看不清楚面容,只能看出輪廓,兩位都是中等微微發福的身材,頭發都花白了。但是憑著平時鄰居的依稀記憶,想著這二位應該就是搬來的新鄰居。
到了周日,我們三個正在家里做功課,爸爸和媽媽在看書。傳來了幾聲敲門聲,是江浙一帶的南方口音:“家里有人沒?你家的貓跑出來了。”我打開門就見到那天早上見到的晨練的兩位老人。
只見那位伯伯懷里抱著我們養的美短。伯伯中等身材,微微有些發福,灰白的頭發修剪得寸長,整整齊齊,面上笑容慈祥,卻又隱隱的帶著威嚴。現在想來,楊伯伯的面容和氣質和著名演員高明老師有七八分相像。伯伯穿著沒有徽章的綠軍裝。風紀扣都扣得一絲不茍。
和這位伯伯的氣質不同,阿姨則感覺活潑很多。她留著的齊耳短發微微燙了幾道彎,頭發顯得非常服帖又有幾分俏皮,眼睛大大的,非常漂亮,像會說話一樣,很亮很亮,像有星星閃。阿姨穿著一條藍底兒小白花的連衣長裙,又穩重又時尚。可以想見年輕時該有多么漂亮。
爸爸應該是和這兩位見過面說過話了,“快進來坐坐吧。這貓賊著呢,又跑出去了這是。謝謝您二位。孩子們,這位是楊伯伯,這位是羅阿姨”。我們三個規規矩矩地與客人打招呼,把二位請到客廳。
楊伯伯走路抬頭挺胸,步履從容中自帶鏗鏘,步伐等長,擺臂所帶有的幅度,盡管衣著簡樸,不論走到哪里,您都無法忽略他的存在。我注意到,楊伯伯轉彎都走的近乎直角。
最有趣的是,楊伯伯和羅阿姨已經坐到沙發上了,小美短淘淘竟然賴在楊伯伯懷里不肯下來,瞇著眼睛很享受的樣子。
給楊伯伯和羅阿姨倒好茶 備好瓜果我們三個就去學習了,客廳里四個人分兩伙在聊天——爸爸和楊伯伯一伙,媽媽和羅阿姨一伙。我們三個故意把房門欠開一條縫,客廳里時不時傳來爸爸和楊伯伯爽朗的笑聲,還有羅阿姨故意放慢速度的話語和媽媽的交談聲。
吃飯時,我們問起楊伯伯和羅阿姨,從父母口中我們了解到,楊伯伯曾是某軍區的政委。楊伯伯老家河北灤平,少年參軍,一路南征北戰,直到解放全中國。這是中國的功臣啊。羅阿姨是醫學專科畢業后當了一名軍醫。也是槍林彈雨闖過來的。說完這些,爸爸感慨了一句:“滄桑歷盡始歸真。他們是中國的功臣啊,可是看看他們生活得如此簡樸,為人處世如此淡泊清凈,更加讓人敬佩,實在令人尊重啊。論年齡,他們當得起你們叫爺爺和奶奶。以后你們一定要像尊重爺爺奶奶一樣尊重這兩位英雄”。
chapter3 楊伯伯的習慣
因為父親工作的關系,我們住的是一汽職工的家屬宿舍。當時還沒有商品房一說。小區的綠化由廠區園林處規劃和負責,小區和居民樓里面的樓道等公共區域衛生,則由廠區管理處負責。樓道差不多一周能清掃二三次的樣子,加上一些人還沒有養成不隨處亂丟東西的好習慣。那時小區里還沒有物業管理這個概念。樓道的衛生保持得不太好,經常會有小食品的包裝袋、葵花籽皮、水果的皮與核等。一些愛干凈的人家就把自家門前的一畝三分地打掃干凈。可是后來我發現,單元樓的樓梯等公共區域變得干凈了。心想:“廠區管理處這次派來的人真不錯,這樓道變得寬敞、整潔了。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楊伯伯正在仔仔細細地一階一階地、從上往下一點點得打掃樓道,我才明白樓道衛生環境升級的真正原因。
楊伯伯穿著洗得發白的藍色大褂,微微彎著腰,一手拿著笤帚、一手拿著戳子,一下下地,先將臺階上的雜物掃到一起聚攏在臺階的一端,再用笤帚將雜物收進戳子里。楊伯伯應該是從頂樓開始一階階這樣掃下來的。他的頭發因為被汗浸透而讓發絲的灰白中增添了幾許光亮。額頭上、臉上都是汗水,藍色大褂的后背上也有一塊不規則的痕跡,顏色比周邊的布料顏色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