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或者周圍的朋友經常會對現狀發出各種各樣的不滿,如我的學校為什么不如別人的好?上級總是覺得下屬工作做得不好;孩子為什么總是不聽話?......
以上這些不滿或者惱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抱怨。
通常我們都知道抱怨是一種負面的情緒,會讓自己焦慮煩躁,甚至會產生沖突。
那么,人為什么會產生抱怨呢?
Bowen,在他的書《沒有抱怨的世界》列出了5個產生抱怨的原因:
1、建立交往
人們把抱怨作為建立交往的一種方式。建立交往是人類的一種本能需求,例如在一個狹窄的電梯里,陌生人之間為了打破沉默、相互認識,交往的方法是什么呢?通常他們會說,“今天天氣太熱了”,當陌生人抱怨天氣時候,實際他們是想建立交往。
2、逃避責任從而不去行動
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抱怨,他們只談發現的問題,卻不談解決問題的辦法。當你跟她說解決方法時,他又對于你的建議開始抱怨。他們不想改變現狀和找到解決方法、她們只是通過抱怨來逃避行動,如公司員工覺得公司管理差,卻不想辦法去思考如何提高公司管理,只是在抱怨。
3、顯示自己的優越性
如,“我非常討厭那種開車轉彎不打轉向燈的人”“他們怎么連打轉向燈都不知道呢?“我開車是會打轉向燈的”她們認為比別人強,顯示了自己的優越感。
4、控制別人
“不要聽他的,他的想法是錯的”,這種抱怨可以讓聽者轉變最初的想法,進而控制對方,使得對方聽從自己的意見。
5、給自己的不好表現或者不積極找借口
研究發現許多抱怨者是極度表現型性格,例如歌手演唱時表現的不好,卻抱怨說自己今天喉嚨不適;妻子抱怨今天太忙了,實際是想說今天忘了給婆婆打電話說生日快樂。
知道了抱怨產生的原因之后,我們就可以對自己或他人的抱怨進行分析:
如前面談到“抱怨自己的學校為什么沒有別人的好”,這個抱怨產生的原因是,想逃避學習的責任,認為學習不好是由于學校造成的而不是自己造成的。
如上級總是覺得員工工作做得不好,可能的原因是公司領導想控制員工,所以總是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去抱怨員工的工作。
父母抱怨孩子為什么不聽話?原因是因為父母想去控制孩子,或者是因為父母自己沒有起到榜樣的作用而逃避責任,所以去抱怨。
人們抱怨時,通常并不能意識到他的壞處,反而往往能體會抱怨帶來的快感,如抱怨公司發展不好影響了自己發展,在抱怨的過程中感覺比別人都聰明,看到了問題實質,把自己當作旁觀者、評論家,在享受抱怨帶來的快感時,往往忽略了思考抱怨背后隱藏的問題。
知道了抱怨產生的原因,我們該如何真正減少抱怨呢?
抱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或者對方在抱怨,注意力被集中在抱怨本身而不是抱怨產生的原因上。
所以,在抱怨時候,利用覺察能力去發現自己在抱怨是最重要的,最好是記錄下來,然后再分析抱怨的原因,進而找到解決的辦法。
如發現自己抱怨學校不好時,原來是因為自己想逃避學習的責任,那么解決辦法就是去主動的學習,而不把注意力放在學校的好壞上。
如發現上級抱怨工作總是做不好時候,分析原因可能是上級想去控制員工時,那么就采取更加積極的方式,如直接去跟領導正式面談,如果還是不能解決,那么就可以調動崗位來擺脫其控制。
如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原因是因為父母想控制孩子,那么知道了原因后,父母首先管理好自己,孩子應該是獨立的個體,不應由家長所控制。
以上覺察和記錄的解決辦法不僅適用于減少抱怨一種負面情緒,而且適用于其他負面情緒,如嫉妒、生氣......
參考資料:
actforlibraries.org.PsychologyofComplaining Reasons why People Compl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