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高中那段時間,每星期周末回家,我的手上掛滿大包小包,總是備齊所有物品,深怕落下什么東西.而我旁邊的小伙伴則是一身輕松,除了一個背包就沒有其他東西,而我呢,每次回家都像搬家,勞師動眾的非常累。但在家的時間頂多一天半,我卻帶來所有科目的書本,妄想在周末用功學(xué)習(xí),但事實上沒有,我又再一次把書搬回了學(xué)校。等我大學(xué)畢業(yè)后,這種情況也沒好多少,只要出門,我都盡可能備齊所有的物品,這次不僅有書,還有很多套衣服,吉他,筆記本電腦等一大堆,真得就是在搬家,結(jié)果呢,這些帶過去的東西全部原封不動又拿了回來。
后來慢慢意識到這樣做的低效性,于是開始做減法。比如這個周末回家,只有半天,本想拿個筆記本回去,以便在閑暇時間處理下工作的事情,不過,潛意識警覺地告訴我:“你這次回家主要是陪女兒的,而且只能做這么一件事”,于是,這一次回家,我只帶了自己,其他啥也沒帶。
人性是貪婪的,這也要,那也要,實際上每個人需要的東西不多;人也缺乏安全感,做了各種準(zhǔn)備,實際上,最好的準(zhǔn)備就是時刻清空自己的大腦,全身心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中去;人也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可以同一時間可以處理多件事情,但事實上,大部分人同一時間只能處理一件事情。
說了那么多,我無非是想說明一點,給自己做做減法,就如奧卡姆剃刀定律說的那樣:“如無必要,勿增實體”。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那就不要;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那就不做。此外,喬布斯堅守的原則——瘋狂的簡潔,同樣說明了這個道理,在蘋果手機中,一定要找到對于用戶來說最重要的東西,然后瘋狂提升他,至于其他可有可無的功能,都可以省略。
我們拿物質(zhì)生活來說,人的需求無非就是累的時候能有張床睡覺,餓了渴了能有地方吃東西,外出能有幾套高檔的衣服穿,其他的其實都可以不要?;蛟S這有點極端,我也這么覺得,但有一點是真的:“學(xué)會做減法,讓你的生活簡單些,把時間精力投入在你真正愛的人身上,投入在讓你成長的事情上,讓你的生活更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