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寫作不再是作家的專屬技能,而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
既然聊到寫作的話題,自然繞不開寫作目的。
你想過為什么要寫作嗎?
看過本文之后,你會得到想要的答案,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01. 不得不讀的一本書
《寫作這回事》是美國作家斯蒂芬.金寫的一本關于寫作的書。
書很薄,只有289頁,但評分不低,豆瓣8.6分。
說起斯蒂芬.金,可能好多人沒聽過,但說到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幾乎無人不知。
沒錯,《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他的大作之一。
其實,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斯蒂芬·金就已經聲名鵲起了,《紐約時報》稱他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
在他30年的創作生涯里,共寫了200多部短篇小說和40部書。這些作品被翻譯成33種語言,發行到35個國家,總印數超過3億冊。
這樣一個天才所寫的關于如何寫作的書,自然不僅吸引了寫作愛好者的目光,也吸引了他的無數粉絲的目光。
02. 這本書的感動之處
《寫作這回事》是斯蒂芬·金的創作生涯回憶錄。
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他的人生回憶錄,第二部分,是他的寫作經驗分享。
你以為內容平凡無奇?
錯,他的經歷令所有人動容。
1999年6月19日,斯蒂芬·金正在創作,外出散步時遭遇了車禍,髖部粉碎性骨折,走路得靠助步架,然而此時這本書才寫了第一部分。
這種情況,別說是坐在書桌旁寫作,就算是坐輪椅也吃不消。
然而,就在7月底,他決定要重新撿起筆來,開始寫書的第二部分。
寫作,讓他走出了痛苦的困境,在短時間內忘記了自己。
就這樣,在被一輛貨車撞了五個星期之后,斯蒂芬.金又開始寫作了。
03. 寫作到底為了什么
你可能會想,斯蒂芬.金這么瘋狂地寫作,到底為了什么?
在《寫作這回事》中,他給出了答案:
人們會用各種不同方式問我,你寫書是為了賺錢嗎?答案是否定的。
現在不是,從來都不是。的確,我寫小說確實賺了不少錢,但我從來不曾為了要拿稿費而落筆寫過哪怕一個字。我寫作是為了自我滿足。
也許我借此還清了房貸,還送孩子上了大學,但這些都是附加的好處。我圖的是沉醉其中的樂趣,為的是純粹的快樂。如果你是為了快樂而做事,就可以永遠做下去。
曾經有些時候,寫作對于我來說好比是一種堅持信念的行動,是對絕望的挑釁和反抗。
坦白地講,讀這段文字時,我被深深地打動了。
我沒想到,寫作擁有這樣強大的力量。
在一個人身陷困境的時候,寫作竟然可以成為一個人精神上的救贖,引領著他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04. 寫在最后
此刻,我開始重新審視寫作的意義。
寫作,不是為了成名、交朋友、賺錢。寫作,是為了讓經歷更豐富、人生更圓滿、生活更愉快。
這正是我想要告訴你的答案。
愿我們的寫作目的純粹些,再純粹些,這樣你不僅不會失去什么,反而還會得到更多。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飛哥聊寫作
飛哥聊寫作為你的寫作助力,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