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劍圣喵大師
01
愛一個人,到底能為她做到什么程度?
為了保護一個你最愛的人,要殺掉一個無辜的人,這樣做值得嗎?
這是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將告訴我們答案。
經歷多次影視改編后,東野圭吾的作品《嫌疑人X的獻身》于3月31日第一次被搬上中國的大銀幕。
《嫌疑人X的獻身》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是“伽利略系列”的第三本小說,該作同時獲得直木獎和本格推理小說大獎,同時摘得“這本小說了不起”、“本格推理小說Top 10”、“周刊文藝推理小說Top 10”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年度總冠軍。
影片中,王凱飾演刑警學院的物理天才“唐川”教授,同時兼任警方的專業顧問,張魯一飾演癡迷數學的中學老師“石泓”,林心如則飾演失手殺死前夫的單身媽媽“陳婧”。
電影細節上處理的很是到位,可以看得出來,蘇有朋對待這部片子也是非常的用心,改編更是符合中國人的口味,接地氣的同時又不失思想高度,加之蘇有朋作為導演力求完美,電影上映后便收獲大片好評。
電影高度還原了原著,講述數學天才石泓為了幫助陳婧母女隱藏殺害前夫的罪行,和警方展開了一連串的斗智,制造整個騙局。
看完電影后,我第一次覺得,有時候愛一個人這件事也可以是錯的。
電影中數學家石泓苦于沒完沒了的數學驗證總找不到完美的最優解,想到每天無用的齒輪般沒有盡頭的生活,準備在家上吊時,是鄰居陳婧帶著女兒碰巧敲開門借書打消了他自我了斷的念頭,電影里石泓回憶起這件事來有句臺詞特別打動我:
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對于石泓來說,陳婧只是在對的時間姍然出現就拯救了他,而他為了拯救陳婧卻花了數學家前半生的謹慎和決心。
02
這種拯救不同于人在苦難時好心人及時伸出的援手或危急時及時到來的幫助,這種拯救的絕妙之處在于它的不經意有無關聯。
就好像優雅拋物線函數圖上的原點,原點只要存在,不用專程為拋物線而來,拋物線就能光滑優雅的展開。
數學家心中的感激與愛情也就是這樣展開的吧。
然而他壓根沒有想和她們發生關聯的欲望,他認為她們是自己不該碰觸的對象。
同時他發覺數學也是如此,對于崇高的東西,光是能占到邊就夠幸福了。妄想博得名聲,只會有損尊嚴。
妄想博得愛情……算了,不提愛情了吧,每天能從陳婧手中接過那一份便當,真真切切已經是數學家在這個枯燥的轉動齒輪般的人生最角落處的浪漫情懷。
直到那天,陳婧和女兒一起失手殺死了死皮賴臉頻繁騷擾威脅她們的前夫,世界都安靜了。
叮咚——要幫忙嗎?
有了愛情,原來殺人也可以很簡單。
那在我們看來愛情是什么?愛一個人究竟到什么程度才能舍命不悔?
高智商如石泓也不懂,他機關算盡為陳婧母女掩蓋殺人的事實,甚至為此不惜親手殺了一個流浪漢。
而當遇到幫助破案的老同學唐川后,自知瞞不過去的他又環環相扣布置了一系列線索把殺人兇手引向自己,他愛陳婧,為了陳婧安心不去自首,甚至把自己塑造成猥瑣跟蹤者的形象,讓陳婧覺得他罪有應得不是什么好人。
也許數學家邏輯的盡頭,不是優雅的論證過程,不是出題解題的思索與較量,不是理性與秩序的理想國,而是他用生命奉獻的愛情。
數學家石泓的愛情這么沒有自我,哪怕他做完這一切陳婧誤會他,怕他,對他好感全無,但他愛她不是為了她愛的回報,而是希望自己的頭腦和奉獻為她所用,哪怕獻出后半生對她僅有這一點的好,他也在所不惜。
看到影片結局很多人震撼了,久久回味石泓對愛深沉的表達,結合著理性的邏輯嚴密與感性情感的漏洞百出,看似非常偉大,其實最終還是把自己和陳婧送進了監獄。
陳婧承受不起石泓這么多的愛,最后知道真相自首后嘶吼下跪的那一幕,說明有的東西,重于泰山,壓垮了她。
石泓聲音沙啞著說:如果你過的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才是徒勞。
而如果當時唐川沒有介入查出真相,陳婧始終蒙在鼓里沒有自首,那代表什么?
那代表石泓的計劃成功了嗎?陳婧會一無所知的幸福下去嗎?
不會。不僅不會,陳婧內心會衍生出更大得痛苦,一種類似于石泓在熙攘的街上跑完步后看到周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芨芨而生,芨芨而死時心中不能控制的對無用齒輪般生活的厭倦和麻木而產生的痛苦。
陳婧承擔不起這份愛,不知道真相,內心在被逼殺人的折磨和對遇人不淑的怨恨下很有可能再也不會找到屬于她的幸福。
那么也像齒輪般無為下去嗎?數學家用盡頭腦又搭上自己后半生的自由,換來的只是這樣虛無的陳婧的幸福值得嗎?
對石泓來說值得,對天下人來說,不值得。可是我們能肯定天下人一定比石泓一個人值錢嗎?
當然能啊,因為我們是天下人。
03
石泓聰明,聰明到即使殺了一個人——我就是要讓你看見這個人死了,我也知道你懷疑我,但你就是沒法把我和兇手連起來,奈何遇到陳婧,奈何遇到唐川。
唐川聰明,但哪怕知道了一切,他也必須做出抉擇,不說出真相,眼前一切如故;但說出真相,他將親手毀掉一切,甚至包括他自己,偵探本人將同樣成為罪人。
石泓是天才,他的愛也驚世駭俗、轟轟烈烈。可偏偏,他愛上的陳婧只是個普通人,只能接受普通的幸福和愛。
電影里唐川說:你那么聰明的頭腦,卻用在這種事上。
的確,石泓那么聰明的頭腦,卻始終不能明白愛情的基礎是對等,看不懂平凡齒輪不是無用的。
石泓付出了一切,但最后陳婧的自首給了他徹底的絕望,我不知道這是造化弄人還是“回歸真相”是所有電影的“政治正確”,但這一情節,似乎也預示了一個道理。
愛一個人,即便你付出了一切,依舊有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也許這是愛情最殘忍的地方,也是愛情最具魅力的一點吧。
嫌疑人的獻身是否有意義,我想有一點事是肯定的,那就是不顧對方意愿的獻身,自然是得不到世界祝福的。
電影院里的女生們竊竊私語:為什么石泓不干脆和唐川在一起?
其實這也不算太腐,石泓和唐川確實可以用一種超越愛情的方式存在的,他們就像王司徒和諸葛村夫,又像鳴人和佐助。
當棋逢對手時,他們可以是最大的對手,同時也是最好的朋友。
只可惜他們的比賽,誰也沒有贏。石泓進了監獄,唐川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電影里石泓說:最好的出路不是走出來,而是走下來。
這正好和羅曼羅蘭的名句相對,那就是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不管電影情節如何的反轉,我明白,就像《校對女孩河野悅子》中石原里美飾演的悅子,因為明白自己的平凡與夢想。
所以哪怕是普通甚至可以說是無聊的校對工作,她也會做得熱血沸騰,因為想爭取和等待真正想要的生活狀態來臨的那天,所以要竭盡全力做好當下被視為無用功的事。
愿我們的愛與聰明,都獻給明天醒來滿是希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