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雜思素描
——老師、家長們,悠著點吧,別折騰孩子了!
7:00,今天學校值班,出門。信箱里有份名流劍橋的宣傳冊,貌似做得還不錯,偏偏我對他是很反感的,順手拿了放到車里,準備批駁一下。關于此類的培訓班,基本可以改一句廣告詞的:它是要錢,又折騰你的孩子的。但,人微言輕,事實上,沒有腦子的或者極度焦慮的家長們,仍然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把孩子往那里送,送去了錢也基本毀了孩子的前途。因為你根本無從得知教學質量究竟如何。事實上,就泰州地區(qū)的家教市場我做過一些調研工作,結果很是讓人失望的,這也是我搞“讀書吧”讀書俱樂部要求家長必須答應不把孩子送去參加學科類輔導這一條件的原因,可是,我能管得了人家嗎?
別以為它能給你的孩子帶來光明的前途,我基本上可以武斷地下一個結論:你的孩子學得好,那是他本來就優(yōu)秀,不學也好,甚至更好。我有這樣的一個觀點:好學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壞學生”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老師能干的事,就是把原本有潛力的孩子的潛力挖掘出來。所以,不要迷信老師,老師只是個傳說。自然更不能迷信校外培訓機構,那些連傳說都不是,都是搖身變成人或者神的妖精。
先說一件事:宣傳冊中該培訓學校的學生參加了多少多少比賽,然后獲得了多少多少獎。看上去成績很喜人,可是,你知道嗎,全國每年有多少多少打著全國旗號比賽的所謂的征文比賽?還不算省級、市級、區(qū)級的!這樣的比賽,只要你交上幾元到數(shù)十元的參賽費,組織到一部分數(shù)量的學生,你就可以獲若干獎。關于這類比賽的邀請函,一學期我總能收到十幾份吧,最便宜的只要你花5元錢買一份報紙或者雜志就可以了,還可以從中拿3元錢的回扣。然后你就可以明白名流那宣傳單上的輝煌成績了,我們可以反推一下:僅泰州小城的名流劍橋就四五百名學生獲獎,那么,全國這樣的獲獎證書大概真的要用車載斗量了。(其實,我覺得我用這個詞是不準確的,斗肯定是量不了的了,會把斗撐壞的。)看看上面的章,似乎挺嚇人的,我也只能無奈地告訴你們,那還是不值錢,或者說,我們的一些領導們,為了人民幣而出賣了手中的權利,這也不是我這種升斗小民能管得了的事情。
和徒弟聊此事,她打了個比方,說:“家長選擇學校,如女人看車。”很有道理,簡單點說:一,車太多,五花八門,眼花繚亂;二,不懂車,于是誰宣傳得好買誰的;三,愛聽說,老公說就好是好;四,沒原則,不知道買車干啥用,別人買我也買。我阻止過身邊許多朋友把孩子送去上輔導班,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說了這樣一段話:“人家都送了,我要是不送,考砸了,我要被人家說的。”是呀,加上我們有一種宣傳很深入人心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我們很焦慮,我們?yōu)榱嗣孀樱瑸榱藙e人不罵自己,為了讓自己能夠放心地去打麻將、唱歌、跳舞,于是,我們花了錢,把孩子送到了xxx補習學校,于是,我們可以心安理得地說:“我努力了,她自己不學好。”真的是這樣的嗎?我還是那句話:“錢買不到家庭教育,錢買不到爹媽!”好多家長又要說了,“我不會教呀!”是,有些知識你是不會教,但第一,你怎么能肯定那些培訓機構的“老師”就會教呢?我必須承認,許多在職的老師都未必有能力能把孩子教好的,但那些根本沒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或者師范畢業(yè)考不上編制的“老師”就能把你的孩子教好?哦,不,據(jù)說是有市區(qū)幾大校的“名師”在那兒上課呢?我這里轉告大家若干年前還沒不許教師出去上課時幾所大校校長的話:“哪天我們倒是應該一起去看看,究竟我們學校的哪些名師在外邊上課?”更何況去年開始,教育主管部門明令在職教師不允許到校外培訓機構帶課。老師都不知道如何,你怎么能保證你的錢物有所值?所以,還拿車說事:車買了就買了,不行咱還可以換,可是孩子咋辦呢?從學習的角度來說,集體教學的敝端可能需要個別教學來彌補。但是,似乎這些社會培訓機構,仍然都是集體教學。所以,我個人的意見,從家長的角度來說,你別反對老師搞家教,只要這個老師不逼著你到他家去輔導,如果你非要給孩子找人輔導的話,在職教師是你的第一選擇。
11:00,放學好久了,還有一個班沒有放。快考試了,老師似乎總是不放心,總是不停地強調,心態(tài)似乎也越來越不好了。我“威脅”班上的寶寶們:“最近老師都有神經病的,請你千萬千萬別惹我。不然肯定沒有好果子吃。”為啥有神經病呢?考試迫在眉睫呀。唯恐考砸了,如今對待考試,老師第一緊張,家長第二,最不緊張的是孩子們。老師緊張并不是像有些人以為的那樣關心錢,而是一種老師的本能。社會上很多人對老師有偏見,甚至仇視,其實很沒有來由的。教師這個群體,說得難聽點,天生賤命。絕對是自我加壓,自我折騰,沒事找抽型的選手。家長該做的事,老師來做,社會該做的事,老師來做,然后還要做自己該做的事,最后還吃力不討好。教師這個群體中,鬼混的,千分之一吧,絕對不會超過百分之一。而剩下來的,我覺得只是能力的問題,即得法不得法的問題,俺就是個不得法的老師。
11:10分,還沒有放,家長們已經在罵了,其實是罵給我們這幾個人聽的,我心里不舒服,跟值班校長發(fā)火,校長打電話,沒人接。因為老師上班不帶電話。11:15分,這位老師的祖宗八代已經被家長們問候遍了,幸好,他們班的隊伍也終于出現(xiàn)在教學樓下。
13:30,我搭班的班主任居然來上班了。她家中老人去世,本來請了假,早晨說還有些作業(yè)沒有講掉,我讓她下午不要來了,要不然我來講,可是她想想還是來上課了,我想還是不放心我這個教語文的,怕給她添亂吧。這就是我們的老師,雖然在教學理念上我和她的見解不一樣,但我必須尊重她的勤勉。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對于孩子,幾乎每一個老師都比家長更負責的。”
18:30,和一所我和大家都公認為是名校的老師們一起吃飯,人很多,也有很多孩子,等著吃飯的時候,一個四年級的女孩子趴在桌上寫語文作業(yè),很好的女孩子,文靜、乖巧,媽媽也是學校的教職人員,出于職業(yè)敏感和好奇,我看了下孩子的作業(yè)內容。這一看不要緊,我必須坦白地說,當時我非常憤怒,掏出了電話就想把她的語文老師罵一頓,這也是促使我寫這篇文字最主要的原因,家長無知或者不理解我可以容忍,一些年紀大的老師的一些做法我也能理解,但這位老師還是該校的一位所謂的“名師”,在社會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的。她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是把這學期書后的生字表上的生字連拼音全部抄一遍。我實在想不出,這樣的作業(yè),對于這樣的孩子來說,除了折磨,還有什么?
21:25,常州的徒弟說孩子晚了,琴沒有拉,日記還沒有寫。孩子的筆順總是出錯……我說讓孩子睡覺!她又解釋了下,說孩子的學習習慣有點問題。我知道她的教育其實是比我強的,但我還是堅持要讓孩子在晚上九點前睡覺,這是必須的。琴可以不拉、日記可以不寫、作業(yè)可以不做、考試可以考砸,但是覺一定要睡。除了睡覺,沒有什么不可以明天去做。
22:17,一個原來的學生,剛考完了中考,跟我聊天。說:“悲哀,旁邊一幢樓有家長在打孩子,我能清晰地聽到巴掌打屁股的聲音。”我習慣性地“呵呵”了兩聲。小朋友抗議,讓我不要笑,應該難過。我告訴她,笑也分幾種的,她父母那個時候其實也很焦慮的,用她的QQ跟我聊過好多次,我很感激那一對從未謀面的家長,及時調整了自己,從而塑造成功了一個好孩子。小朋友在網上查到了我們班的習作,說寫的不錯,我說我不滿意的,很糟的。她說“那你干嗎還要發(fā)到網上?”我說,當初把你的習作發(fā)到網上的時候,陳老師也這么說過我,她笑了,翻出了自己原來寫的,讀完,說真的很幼稚的,有很多問題的。然后,又很得意地推薦我去看她的空間最近寫的文字。呵呵,這不就是教育生長嗎?
23:17,泰無聊網站,瀏覽《孩子的默寫總是出錯,唉!!!》的帖子,其實,我也是一聲長嘆,最近在寫關于家教的一本書,讀了幾本心理學,我想,我們總是去關注一些技術上的事,其實,孩子的學習出問題,很多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心理上的,我說我們的老師需要補一補教育學、心理學的課程,其實,家長更需要。最近買了一本書《孩子,讓我看著你的眼》,之前我還推薦了一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興趣的家長不妨買來讀一讀。
……
寫下這些,我已經不知道我想說些什么了。最近讀管建剛老師《我的作文教學主張》,對于考試,有這樣一段描述:對于考試不關心的老師有兩種,一是很糟糕的老師,一種是最優(yōu)秀的老師,因為他知道現(xiàn)在的考試真的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什么幫助。我自己對照了下,我也不關心孩子的考試成績,但我既不是最糟糕的老師,又不是最優(yōu)秀的老師。領導和關心我的人老師批評我不切實際,其實超前的東西,不是孤獨就是要夭折。微小如我,權威人看你一眼:“小樣,什么東西,我滅了你。“我依然倔強地長大了自己的嘴巴,教育沒有超前的眼光,我們又怎樣能培養(yǎng)出具有超前意識的未來公民?遺憾的是,在這個教學日益功利化的時代,沒有行政推動,沒有利益驅動,那些扎扎實實埋在底層的基礎性工作,注定被日漸淹沒。但,我不甘心。應該是,我們不甘心,讓人欣喜的是,起碼,我們身邊還有著這樣的一群老師,他們背負了很多壓力,但一直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