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二·收糧員的疑問
? ? ? 八十年代,以及更早之前,中國大地的農民,每當田里的莊稼收回來的時候,每一家都是要拿出一部分糧食“交公糧”的,就是俗稱的“農業稅”。各鄉鎮都有收糧點,農民們在收糧之后,從各村用大車小車的向鄉鎮糧站送公糧。每一家的公糧是根據人口和所種田畝數而定,交夠了,就拿著收糧點的工作人員寫的“條兒”到村大隊復命,沒交的,沒有條的會不斷被大隊干部們催促交糧。
? ? ? 大約是八幾年的一年,鄉里新來了“收糧員”? 負責給我們這邊的村子收公糧。在給納糧戶開“條兒”? 的過程中,收糧員注意到一個細節,發現納糧戶里面有“林姓”? 納糧戶。于是,她就開始追問,是哪個村的,這個村有多少姓林的人。為什么收糧員會這么在意“林姓”在這個村子的分布呢?原因是這位收糧員來自于本縣的一個叫“林家莊”的村子,據說,在我們這一帶,除了林家莊有姓林的人,附近其它村鎮是沒有的。這件事引起了她的注意,下班回家以后,她跟在鄉里上班的愛人說了碰上這個鄉林姓納糧戶的事情。她的愛人姓林,家就是林家莊的,對此也有了一些興趣。
? ? ? 也許是出于好奇,或者是冥冥之中的安排,納糧員在鄉里上班的愛人,抽空跑到我們的村子,打聽誰家姓林。林姓在這個村子就算是“單門獨戶”,只要是姓林,就我們這一大家子。經過打聽,收糧員的愛人找到了我們村姓林的我們一家,經過和家里長輩們攀談,開始懷疑,東王村的林姓可能屬于從林家莊分支而來。這個疑問讓兩邊的族人們都很興奮,家里長輩們帶了在東王村林姓立祖的祖宗案,到林家莊去比對,從東王村林姓立祖記錄開始,有兩輩先人的名字和林家莊祖宗案都是重合的,由此,完全確定了東王村林姓的根脈是來自于隆堯縣林家莊。
? ? ? 母親跟我說過,當時父輩們和這位來自林家莊的本家人還根據祖宗案排了輩份,我應該叫他“大伯”,和我的父親是一輩。至今,我還記得那個名字,叫林志軍,那個我的祖宗的村子里來的本家大伯。
? ? ? 母親說,我其實是見過這位大伯的,我的堂哥結婚,他都帶家里人過來給隨了禮的。但是,我并不能想起他的模樣。問了母親,她說,他長的就是你們老林家共同的一張大長臉。我摸了摸自己的臉,也沒覺得有多長。
? ? ? 后來,據說林家莊的林姓和東王村的林姓,相互是走動了一些年。再后來,我的這位叫林志軍的本姓大伯,因為得了急病,早早的去世,兩邊的走動逐漸也就淡了,近些年,兩個村子的林姓幾乎沒有了走動。即使在網絡和社交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相互之間也沒有任何音訊。
? ? ? 三·認祖歸宗
? ? ? 經過這一次認親,東王村的林姓,算是徹底弄明白了自己從哪里來,祖宗在哪。原本,流傳在村子里的“林李不分”,只能說明,東王村的林姓,是由外地遷來,從來沒有人說清楚,這外地在哪里。每當看到別姓的族譜一長串一長串的寫下來,在我們的林姓家庭里,總有一種找不到根的感覺,隱隱的籠罩在心底。
? ? ? 寫到這里,我覺得有必要去找一找,當年代表東王村林姓到林家莊比對祖宗案的大伯去,聊一聊當年的情景。
? ? ? 對于東王村的林姓,那應該是有值得紀念意義的一次認祖歸宗的行為。這下這段文字,對于未來,我們的子孫后代,都會是東王村林姓值得紀念的一次事件。(待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