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大家好!看秋今又過,不知何年是豐年?面對農田里的微薄收入農民哀嘆了!感覺日子沒什么奔頭了……今天我就粗淺的和大家談一談農民的生活現狀和農村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也從未離開過農村,要問為什么?我想用詩人盧青的一句詩來表達:“為什么我的眼里飽含熱淚——因為我深深的愛著這片土地”一一
前幾年我們村被劃入了荊洲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為荊洲的壯腰工程、招商引資提前做準備,剛開始從上到下熱情高漲,很有一番氣勢。幾年之后直到現在卻成了停滯觀望的狀態了,有的厭煩種田的村民期盼早點搬進還遷房,過上城市人的生活,可我沒有這種想法,我覺得農民就象一群散養的雞,在土里刨食、自由散漫慣了,一下子把你關到一個籠子里去生活就很難適應了。農村住房寬敞明亮,屋前屋后、綠樹成蔭、花草環抱,還有萊園自留地,空氣新鮮、有什么不好?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不知大家是否認同,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也是不一樣的。再就是必須要面對的和農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收入這個實際問題,農民生活在社會底層,收入確實有限,永遠達不到城市的消費水平和社會快速發展的節奏,雖然政策在農村傾斜了一點,村村通公路,農民出門方便了,面貌有了些變化,如果這些便民工程靠農民和集體的經濟收入是無法完成的。走進農村,一眼望去,一排排小樓鱗次櫛比,有的房前還停著小車,很有小康的模樣,其實普遍很窮,要知道建房、買車這些資金不是田里的單一收入,而是靠主要勞力在外面打工,或者有一技之長發揮的好的,或辦微型小廠的,搞特種養殖的這些綜合收入,田里的收入只能解決的還是一個溫飽問題。近年來,農副產品產值下降,加上嚴重的自然災害,給農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種了一輩子的田,到子女成家需要進城買房時,積攢的錢總是不夠,只能望而卻步、滿臉愁容,顯得是那么的無奈,理想與現實是那么的遙遠。重大疾病住院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時,是多么的無助,多么的無能為力……
在福利養老這方面,城市的退休工人60歲退休后,每月還有幾千,農民60歲以后只有100,還要種地維持生活,城鄉差別的距離如此之大,真是一樣的社會,兩種不同的人生。在這樣的狀況下,農民盲目的去城市里生活,數年后城市就會多一批乞丐了……
因此,在必須去的情況下,一定要解決老有所依靠的問題,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在給土地補償款吋、不能一刀切,用土地可以交換保險,方能安度晚年,無后顧之憂,這是最主要的前題條件。
農村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我在電視、網上看到了一些,說什么現在又要取消農業戶口,然后土地確權,從95年到現在已有20年,所以還有10權限,在這期間先跟你來個有償土地流轉,等到經營權年限期滿,就不再屬于你了。土地是國家所有,到時城里農村戶口一個樣,土地也不可能再分給任何人,這就實現了城鎮化。說白了就是看中了你手中的土地,農副產品壓價、不值錢就是要你自動放棄土地,農村的土地將幾乎收歸國家所有,農村在中國從此消失,中國也將開始現代農業化進程,這就是土地確權的最終目地。以上這些、大家可以靜觀其變!
好了,該打住了,今天又講多了,談的時候總覺得一言難盡,如有不妥之處,昨夜星辰還望大家批評指正,多多的包涵,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