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一個韓劇迷,也不相信瑪麗蘇愛情,純屬假期無聊,看到微博上有人說中國要翻拍韓版《請回答1988》,網友炸開了鍋,說是不能毀了這么一個良心劇,又看了一下豆瓣評分和點評,決定看這個韓劇。
三天兩夜,完全的沉浸在里面,屏蔽了外界,看的過程中,笑的像個傻子,哭的像個瘋子,最后兩集不敢看,害怕結局,雖然已經猜到了結局,可是不敢去看,大晚上看完,哭的像個淚人,第二天眼睛腫的不行,生疼生疼的。我真是這輩子把最多的眼淚都流給了電視劇啊。
1988是一個懷舊青春劇,在青春里,愛情只是一部分,甚至在青澀的青春中,愛情最重要的并不是閃光的結局,而是那懵懂與試探的過程。
德善、正煥、善宇、阿澤、東龍是在首爾市道峰區雙門洞從小一起長大的五個好伙伴,1988年,他們18歲,正當最好年華,他們有共同的偶像,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興趣,打打鬧鬧,無拘無束,可是青春曖昧的情愫也在他們中間悄然發生。
你對我的一個誤解
出生在單親家庭的暖男善宇無疑是最好的鄰家大哥哥,對德善處處關心,這本沒有什么,但是旁觀者清,德善的好朋友告訴德善,他一定是喜歡德善,在那個年紀,知道有一個喜歡自己的人應該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吧,德善也在期待著這份愛情,她一點點的向善宇表達自己的心意,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善宇說,下第一場雪的時候,他就去告白,德善滿心歡喜與期待,結果善宇喜歡德善的姐姐寶拉,從一開始的各種找德善的借口都是為了能多看幾眼寶拉,那是德善對善宇的一個誤解,也是愛情的萌芽吧,她鬧過,并且打算不再理善宇,可是她應該沒有心痛過,她只是空歡喜一場的失落吧。她依然對愛情憧憬著。
Can’t help~ing
正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德善的呢?是從一次次的和她斗嘴的過程中,是從兩個人躲在巷子里的時候,是從他知道善宇“喜歡”德善時傷心的時候,還是是從一開始,這些都不重要,他小心的愛著德善,全心的愛著德善,又用盡全力去小心的掩飾著他的愛,在那個蠢動的青春年代,他的愛只有他自己知道,甚至連最好的朋友都不會去傾訴。
他會在路過時一遍遍的吐槽,然后在窗簾背后傻傻的看著她偷笑;
他會在清晨的門口一遍遍的系鞋帶,然后等她出來時若無其事的高冷的離去;
他會在知道善宇不喜歡德善的時候,開心的一個人傻笑,像是收獲了全世界;
可是,他不會表達自己的愛,他和德善,永遠是一個在進,一個在退,當德善也向他有所表示的時候,他確是一次次的退縮,他木訥,不善言辭,又善解人意,懂事;他知道他們的好朋友阿澤喜歡德善,他又陷入了自己的枷鎖中,他猶豫,一次又一次的猶豫,在愛情和友情里面,他不像破壞任何一個。
正煥說,緣分就像機遇,是他的猶豫摧毀了他的緣分。如果當初他少一點猶豫,少一點逃避,他能有勇氣正視自己的感情,而不是用力的逃避,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可是,他是正煥,是我么所有人愛著正煥,他用心的關心著每一個人,他為了哥哥的理想去當飛行員,為母親彌補婚禮,為朋友兩肋插刀,為了他們的友誼,一次次的退讓,小心翼翼的呵護著每一個人。
最終,也失去了他的愛情。
最后大雨中的獨白,是他對自己的深刻認識,也是青春愛情的終結?!熬壏质遣粫洺U襾淼?。如果要用到緣分這個單詞,必須是偶爾。很偶然地出現的戲劇性的時刻,那才叫緣分。所以緣分的另一個名字是時機,如果今天,我沒有被那該死的紅綠燈攔住,那要命的紅燈若幫我一次,我有可能就會命運般地站在她的面前。我的初戀一直都是被那該死的,被那該死的時機絆住了腳,但是緣分還有時機,不是自動找上門的。偶然是帶著懇切的盼望做出的無數選擇,創造的奇跡般的瞬間。毫不遲疑的放棄和當機立斷弄出了時機。那家伙更懇切,我應該鼓起更大的勇氣,搞怪的不是紅綠燈,是時機,而是我數不清的猶豫?!?/p>
溫暖的一句話
就那么默默守護著,沒有轟轟烈烈,沒有吵吵鬧鬧,阿澤一直那么守護著德善,他是勝負心很強的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應該牢牢的抓住,即使他也不會明確的表達,但是他能在朋友面前說出他的心里話,喜歡用各種粘人的方式得到德善的關心。
他會在德善面前展現自己軟弱的一面,正視自己的愛情。
再見,初戀
很多人說,德善那么善良,那么可愛,又鬼靈精怪,肯定有很多人喜歡,肯定很幸福吧,可是這兩者根本就沒關系啊。
德善無疑是渴望被愛的,在被朋友告知善宇喜歡她的時候,她是那么的渴望得到善宇的愛,她一次次的暗示自己的心意,在得知結果后,她也曾失落過,心有不甘過;她問東龍:為什么沒有人喜歡她?東龍說:重要的不是誰喜歡她,等著誰對她的告白,而是要自己心里清楚,自己喜歡誰。我想那個時候,大概她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正煥了吧,但是青春的愛情里有太多的掩藏和試探了,她故意戴上阿澤給她的手套,告訴正煥她要去聯誼,一次次的試探,后來她一次次的靠近正煥,可換來的是他一次次的退縮,她什么時候開始懷疑自己了呢?大概是她送正煥粉紅色的襯衫,在看到他哥哥穿了一件一樣的之后,心就失落了吧。
后來的大學三年,她一次又一次的戀愛,一次又一次的分手,正煥去了人煙稀少的泗川當飛行兵,阿澤忙于圍棋比賽,善宇忙碌的學醫,東龍開了自己的店鋪,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三年后的一個寒假,一切都結束了,阿澤用自己的關心感化了德善,德善選擇了阿澤;正煥用他的愛感化了觀眾,狗煥黨哭成了狗。
關于最后的告白,在演唱會事件之后,正煥已經知道他和德善不可能了,因為自己的無數次猶豫,自己的口是心非不敢承認,失去了初戀。哪怕只有一次,也想在大家面前,堂堂正正承認自己的喜歡,也想讓你知道,雖然很遺憾沒把心意傳遞給你,但我曾經是怎樣默默喜歡著你。
他告白之前,聊天的時候,整個人都是很低沉的表情,在提到阿澤之前,絕對不是那種告白之前的忐忑,之后看到德善一直在朝門那里看,他苦笑了一下,他已經明白他和德善不可能了。然后他拿出軍官戒指看了很久還伴隨著笑,是在回憶自己曾經的情感,也是在放棄這段情感。
然后德善的表情,聽到要把戒指給她,聽到我喜歡你的時候,有一段是驚訝的表情,然后德善開始微笑,啊,是真的啊,原來你真的曾經喜歡過我,不是我的錯覺一廂情愿。然后在正煥說那些細節,公交車上啊,等德善回來啊,生日襯衣啊的時候,德善的表情也是在回憶那些曾經的表情,有傷感有懷念有釋然。正煥說完我愛你的時候,她有一個欲言又止的表情,緊接著帶著一絲尷尬。然后正煥怔了怔從回憶中走出來說了是個玩笑,德善笑了,如釋重負。
再見,青春
無論任何一種理由開始的愛情,一旦開始都是美好的,愛情,友情,親情,都是我們青春里不可或缺的成長劑,只有經歷了,我們也就成長了。
錯過的,終究會錯過。
人是很膚淺的動物,在我們的青春里,充滿了自卑,遐想,試探,沒有觀眾,沒有背景音樂,我們祈求那個人可以從我們別扭的語言和木訥的動作背后懂得我們的復雜內心,結果只是用真情感動了自己卻無人所知。
18集為狗煥哭了一晚上,我理解他,是啊,他感動了觀眾,可是阿澤卻感動了德善。我不知道他的結局。只是為他心痛。
第二天心里像壓了一塊石頭,很是難受,我漸漸理解了德善,理解了狗煥,理解了阿澤,也理解了自己,因為青春只有一次,我們都在成長,到了一定的階段,我們會渴望得到一種肯定,既女人所謂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向來都不是其他的愛可以彌補的,是一種霸占式的,希望得到肯定的,那個人的偏愛。
不管怎樣,我們終究要再見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