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先生突然對我說,晚上我們吃餃子吧。
我覺得很詫異,他很少對吃的提要求,從來我做什么他吃什么,難得點一次餐。我問他,你想吃什么餡的?家里可未必有材料哦。
他似乎很開心,說,“我去買五花肉和韭菜,咱們就吃韭菜豬肉的!”
趁著他帶寶寶出門買材料的時間,我和好了面。然后,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的雨,陷入了深深的回憶里。
小時候,每當下雨天,父母都會包餃子。至于為什么,我也說不清楚,似乎在那個年代,在我們老家,雨天里吃餃子就是一種大家默默遵循的習慣。
談不上習俗,卻人人都這樣做。
我和先生老家在一個地方,我們大學畢業后,在這個城市定居生活,離開家鄉多年,似乎很多習慣都在不知覺間慢慢改變,包括雨天里吃頓餃子。
先生買回來了新鮮的韭菜,上面沾染著泥土的氣息和些許雨珠。
我把韭菜摘好洗凈,放在瀝水籃里瀝著水分,正準備剁餡,先生的話伴隨著寶寶的笑鬧聲,從客廳飄進廚房:
“我小時候最愛吃韭菜餃子了。每到下雨天,爸爸都會披上雨披,騎上摩托車,冒雨出去買些五花肉,媽媽就在菜地里割些韭菜... ...”
哈哈,這個內秀的男人,估計是想家了。
五花肉剁成肉餡,放上一些姜末,十三香,2勺蠔油,2勺醬油,食鹽、香油,韭菜餡不用放蔥,不然會影響韭菜特有的香氣。
鍋內燒熱一些油,關火,等油放涼后再倒入肉餡中,攪拌均勻,將肉餡靜置醬一會兒。
趁著醬肉餡的時間,把韭菜切碎,然后把韭菜末倒入肉餡中,攪拌均勻。
鹽和調味料一定是先加在肉餡中,而韭菜是最后放的,這樣韭菜才不會出汁水。如果放了韭菜再放鹽和其他調味料,餃子餡就會腌出韭菜湯汁來了,不好吃。
包完餃子,滾水下鍋。煮開后在鍋里打上半碗涼水,等待水再次沸騰。
整個煮餃子的過程一共打三次涼水,餃子翻過肚來就煮熟了。俗語說的“仨滾兒的餃子倆滾兒的面”就是這個意思。
餃子煮熟后,用醋和辣椒油調一個蘸汁。
咬一口,韭菜香味襲來,滿口流油,真是太香了。
從小陪伴我們到大的韭菜豬肉餃子,我這個八零后雨天里最多的回憶。
你小的時候,會在下雨天吃餃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