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夢想都會有這么一個選項——財務自由。
就是我什么都不干,就待著就把錢掙了。掙的還不少,多到什么程度?點菜都不用看菜價想吃哪個買哪個,想換個快燒、電視、洗衣機啥的都不用在網上比價相中哪個買哪個,再也不用等著雙十一和打折季買衣服。這大概就是我這個普通人關于財務自由的一切幻想。
有本書叫《財務自由之路》,教你用15-20年擁有100萬存款。即使是20年,每年還要至少存下5萬元,對于普通人來說不容易。但是更難的,在于,如果你光盯著錢可能一輩子都實現不了財務自由。想要實現財務自由,除了錢以外,我們最少要遵守六個原則,才可能離財務自由這個夢想更近一些。
1.用夢想、價值觀、目標去引領改變。
說到夢想,我們總說,要有夢想,人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分別。可夢想到底是什么?書里面說,夢想是當你擁有了無限的時間和金錢,你會做的事情。
我的夢想似乎從未超越過金錢,以至于我問自己夢想是什么的時候,我的夢想就是有錢就行。
而有錢就只是個條件,當我們有了錢,有了時間,我們去做的那件事才是我們的夢想。你考慮過你的夢想么?
相對于考慮夢想,找到自己的價值觀就更容易一些,就是不斷的問自己,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目標就更容易一些,就是眼前你想達到的,可能是買樣東西,可能是做個報告,可能就是學會游泳。
什么時候我們改變的力量最大,就是當我們的夢想、價值觀、目標重合的時候。
比如我有個朋友夢想就是環游世界,所以在價值觀層面,他學好英語對他來說就比打籃球,泡妹妹重要的多得多。所以一切有關英語的目標,都在他這優先完成。
如果三者不統一,在目標執行中肯定會遇見阻力,糾結就是這么來的。
舉個例子:
拿減肥來說,減肥的時候,如果朋友叫你去吃你最愛的火鍋。
你說你減肥,朋友說大家好久沒聚了,聚一下不要這么不合群么。
如果只是在目標層面,減重是你的目標。按照這個目標來說,吃火鍋么,我就是不應該去。
可是朋友就是好久都沒在一起了,我也想跟他們聚一下。
所以這就得上升到價值觀層面幫你做決定,你需要問自己,哪個重要,哪個更重要?
是減重重要,還是朋友聚會重要。還是無法權衡。
那就在往上一層,夢想就是趕緊瘦下來,變美,穿很多漂亮衣服,然后找個我愛的男神,風風光光的嫁掉。
這樣可能最終你可能會選擇堅持拒絕聚會,堅定減肥。或者選擇去火鍋,但強迫自己不吃。當然我覺得后者的難度更大。
想實現財務自由,本身就要需要巨大的改變力量。因為你的思維方式鑄就了你今天的樣子,這樣的思維卻不能讓你變成你想變成的樣子。而想改變自己二十、三十年以來的行為模式,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想改變,先想明白自己的夢想、價值觀和目標,統一起來才可能獲得最大的力量。
2.負責任,并承擔后果。
生活中我們總是傾向于推卸責任,是基因的錯,是父母的錯,是客觀環境的錯。
一個媽媽會說你怎么這么晚叫我,孩子昨天晚上鬧了一宿,這陣子腰疼的厲害晚上睡不踏實等多個理由,去回避一個遲到的事實。
而承擔責任完全不用這么費腦筋,只要真誠的說一句,我遲到了,對不起。
我們拒絕承擔責任,以至于承認自己錯了這件事是如此之難。
我們四處找理由,只為證明一件事,就是我是對的;如果萬一我做錯了我也是被逼的。
改變自己要從對自己負責開始,這個負責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一件事情的責任,可能是選擇的結果,可能是自己的反應,可能是對一件事請的判斷。
每一次負責都不只是一個句號,也將是以后事情的起點。選擇做了一個決定,就像是撿起了木棍的一端,另一端也隨之撿了起來。
比如領導批評了我,我選擇公平,你讓我不舒服,我也讓你不舒服,直接懟回去。也可以選擇隱忍,然后重新審視自己的問題,改正問題,變成一個更優秀的自己,也讓領導看到自己的努力。
不管你愿不愿意,做了選擇,就像打開了一扇門,門后是什么都是自己必須經歷的。
讓自己負責,有助于拓展自己能夠影響的范圍讓自己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該怎么做呢?有四個途徑:1.走出舒適區;2.用問題引導,當問題出現時,不能就問題而解決問題,而是要去想我做了什么就能少出現或者不出現這些問題。3. 正確的提問方式(我如何做成這件事情呢?我能做什么?關注自己能做的事情,我會做什么?我知道什么?我有哪些機會)
3.改變從小事開始
大多數人都高估了自己一年內能做到的事情,也低估了自己10年內能做到的事情。
改變有五個層次:為了改變現狀,你開始采取行動——不是低頭去干,而是停下來思考,采取不同于以往的模式系統性的解決問題——讓自己成為別人眼里面有用的人,進而來撬動人脈——改變看世界的透鏡——改變對自己的認知。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小改變就像是一個種子,生根發芽就是帶來更大的改變。
不斷的學習和成長才可能帶來改變:1.讀書;2.記錄個人成功日記(把自己看做一個極為重要的任務,記錄關于自己的日記,你現在都取得了哪些成功?你完成了什么事情?你幫助了誰?誰褒獎過你?);3.定期參加講座;4.和榜樣以及更優秀的人做朋友。
改變就會遇見困難,困難才讓我們成長。好運是多年準備的結果。
4.困難無處不在,困難才能拉開距離。
發揮優勢才能突破困境,因為保持貧窮比變得富有更加容易。
想要放棄的時候,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最后在堅持一下。如果給自己畫了紅線,就會想去突破。
最先關注自己劣勢的人是不會得到幸福的。每天的成功日記就是不斷提高自信。
有人可能會說,改正了缺點我就是完人了,我就不普通了。可事實是,缺點不是你想改,想改就能改的。
我們是普通人,效率更高的途徑是尋找自己的優勢,然后不斷發揮擴大自己的優勢。優勢能夠更快的代替離開普通人這個范疇。先讓自己特別,再讓自己全面。
5.拿掉錯的信念,換成新的信念。
改變你的信仰就是改變你的人生。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錢是因為我們的信仰里面根本不喜歡錢。
有人說,又胡說,我怎么可能不喜歡錢。
如果喜歡錢,就不會在買股票時跟著感覺走、跟著消息走;如果喜歡錢,就不會明知這樣雖然困難但更能夠完美完成任務的時候選擇偷懶;如果喜歡錢,可能會選擇學習PPT、學習任何工作有關的東西,而不是選擇追《延禧攻略》。
所以,試著改變那些錯的信念。第一步,找到自己真正的信仰,每當生活發生不如意的事情,試著找到隱藏在事情背后的信仰。
第二步,檢查你的信念是否對實現目標有所幫助。
第三步問問自己:1。為什么這個信念是錯的。
????????? 2.給我灌輸這個思想的人富裕嗎?
????????? 3.如果我堅持這個信念,最終我會在財務和情感上付出什么代價
????????? 4.我的家庭和我所愛的人會付出什么代價
????????? 5.如果我改變這個信念,我的生活會得到什么樣的改善?我的感覺會是什么樣的。
回答了這些問題,可能就會對自己的信念是對是錯有個評判了。
其實,道理都懂,關鍵在于踐行。
當我們做決定時候,問問自己“為什么”
當我們做了決定后,只問自己“怎么做”
如果想走上財務自由之路,先從這五件事開始吧。開始了,及時暫時還沒有財務自由,也肯定變成了另一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