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周接觸雙拼輸入法,強制把自己置入一個非舒適區域,反肌肉記憶式地練習,幾周下來,已經非常習慣這樣的輸入方式,打字速度已經回到正常水平,甚至要超過了過往的打字速度...偶爾需要切換回常規的拼音輸入法,反而覺得不適應,心中生念:常規的拼音輸入法打起來太長太累了...
但如果問我會不會向別人安利這個輸入法,我想我還是不會,因為這個輸入法有個致命的缺陷:IOS設備不支持外接鍵盤的第三方輸入法!可蘋果自帶的輸入法只有拼音輸入法…封閉的IOS系統甚至連五筆都不自帶一個..(于是我1000多塊買來的Smart Keyboard 從此宣布作廢,我等非正常人直接就哭暈在廁所了)。
話說好馬配好鞍,好的輸入法也應該配個酷炫點的鍵盤,在接觸機械鍵盤之前,一直使用一個200塊的無線鍵盤, 感覺已經很高大上了...!
這個鍵鼠套裝其實還是挺不錯的,鍵盤布局合理,緊湊輕便。唯一的缺點就是:硬硬的一塊板,的確沒有機械鍵盤那種回彈的手感,簡而言之就是激情不夠。
互聯網上,喜歡安利別人的人又特別多,用機械鍵盤的人們,無論是程序猿還是游戲玩家,也許都會有種使用機械鍵盤的優越感,喜歡在鍵盤上折騰,折騰后還少不了各種點評....而我又總是經不起某些鍵盤俠的說辭誘惑。
兩個月前,可惡的羅振宇在羅輯思維的安利了一款機械鍵盤——洛斐圓點鍵盤。那犀利的文筆,極具說服性的話語,真的是看完就有很想買的沖動,有了真人推薦,的確省去從一大堆機械鍵盤中糾結挑選的苦惱。
經過三周的等待,到手的確很驚艷、妹子看了后,直呼有毒...
剛開始我也覺得挺新奇、很有誘惑力的,但使用了半天,卻發現了一個致命的缺點:
它的數字鍵整體是往右挪了一個位的!
這意味著,我每次選擇數字都可能會選錯,試用了半天,這一點絕不可忍,于是立馬就退了。
后來又回到了使用普通鍵盤的日子里,對機械鍵盤的激情大減,覺得機械鍵盤不過是秀優越感的一個載體罷了,在人人都能用上iPhone的時代,需要展現個性的物品就不能光靠手機了。
窮玩車、富玩表、裝逼之人玩鍵盤。
而就在前幾天,可惡的和菜頭又在“得到”里寫文章,描述他對機械鍵盤的迷戀。
他說,機械鍵盤,聽起來很矯情,但這種事上,越是矯情,說明為用戶考慮得越多,服務的專業程度越高。
機械鍵盤的嘎吱嘎吱作響,很容易就把人帶入瘋狂的創作狀態中,那種快感,只有沉浸的人懂得。
于是我又起了癮,又陷入到挑鍵盤的狀態。淘寶魚龍混雜,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不容易。
大部分機械鍵盤,都大而笨重,而且十有八九都不是藍牙的,甚是苦惱。于是看了好幾篇知乎的推薦文章,發覺只有這兩個合適,一個是Filco Minila Air, 另一個是超級無敵貴、被稱之為程序猿的信仰的HHKB。
Filco的這款87鍵的鍵盤,也是近乎完美了吧,但是我總是感覺我可能無法適應它那短短的空格鍵,于是作罷,決定入手HHKB。
HHKB全稱Happy Hacking Keyboard, 在程序猿界頗有美譽,號稱碼農神器,HHKB跟普通的機械鍵盤不一樣,主要區別在于所用的軸是靜電容軸,相比機械軸,靜電容軸的按鍵是無觸點電容式開關。按下鍵后,電容的容量會發生改變,實現按鍵觸發效果。由于是無觸點設計,所以磨損就較小,鍵盤的壽命就會很長,如果不是特殊因素,鍵盤壞掉的可能性很小。
HHKB 賣得做多的是Pro2 和Type S, 剛入手的 BT是去年剛出的藍牙款,這貨不僅貴,還得代購,還沒保修。買它還真需要不少勇氣。
作為一名曾經也是一直用19元包郵鍵盤的人來說,直接上手這種神器,也是一種夸張的飛躍,然我實在是激動。
哈哈。
包裝還沒我那薄鍵盤大。
對了,我買的無刻的,覺得很干凈,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白色的。
換上兩個鍵帽,稍顯得不那么乏味。
只有60個鍵,大概是最簡約的鍵盤了吧,大小其實跟Macbook pro的鍵盤一樣大。經過幾個小時的試用,決定把藍色鍵放到數字鍵6的位置,因為無刻的鍵盤,按數字是非常容易按錯的。
買這個鍵盤還是有過糾結的,因為這款鍵盤除了物理特性外,與普通鍵盤的最大區別就是——左右下角是空的,不僅剝掉了control鍵,還如此高調地用自己的品牌Logo把方向鍵位置給占了。
紅色按鈕,就變成了control鍵,要切換大小寫則需按fn+tabs. 右下角shift旁邊的則是fn鍵。
之所以這么設計,像Caps Lock這種平時使用不太多的鍵,長期占用著鍵盤的黃金位置,實在是有點浪費。對于碼農來說,尤其是用Vim或者Emacs的人,需要用到control鍵就非常多。
其他與其他常規鍵盤的不同之處還有,左上角的波浪線變成了Esc, 波浪線挪到了右上角,Delete下移一格,更是觸手可及。
開始用這種布局的鍵盤,可能感覺實在是不習慣。但是,上手后,發現它的快捷鍵是極其好用的。尤其是對于經常要編輯文字的人。
這是Mac默認的快捷鍵,在編輯文本時非常有用。
Ctrl+p 文本中移動到上一行
Ctrl+n 文本中移動到下一行
Ctrl+f 光標前移
Ctrl+b 光標后退
Ctrl+a 到行首
Ctrl+e 到行尾
Ctrl+d 刪除一個字符,相當于通常的Delete鍵
Ctrl+h 退格刪除一個字符,相當于通常的Backspace鍵
Ctrl+u 刪除到行首
Ctrl+k 刪除到行尾
經過幾個小時的試用,覺得這種布局,對于我是可以接受的,用快捷鍵移動光標十分便捷,但切換大小寫的確需要更多適應。好在fn鍵在角落,不用手指,用手掌也能摁住。
不過后來發現不對,中文輸入法確實不需要切換大小寫,那老外呢?這款鍵盤在國外賣得也很好,于是我去看美國亞馬遜對HHKB鍵盤的評價,發現根本沒必要這么麻煩使用fn+tabs切換大小寫,直接摁住shift + 字母就可以大寫了。
糾結的小心臟頓時釋然了,對我來說就根本沒必要這么糾結切換大小寫的問題了。
選鍵盤,最重要的還是看,能不能接受它的布局,不然別人再怎么說,我這文章再怎么瞎逼逼,也都只是一場意淫。
這款鍵盤的試用人群十分有限,只有我這種想成為程序員大牛的準程序員,想碼字、想多寫文章的作者,才會舍得去去花大錢購入囊中。
如果現在問我會不會為誰安利這款鍵盤,我的答案是不會,因為這是個很小眾很小眾的產品,除了需要付出高價錢,你需要為它付出改變習慣的代價。
不過好在這種代價是建立在可以長期提高效率的基礎上的。
對了, 這個鍵盤不適合Windows, 沒有CTRL的鍵盤用在Windows上會讓人想死。
還有,前兩天劉潤在得到的直播,他分享了一款他的創作利器——三折鍵盤,覺得也是蠻不錯了。難怪這些人的創作效率這么高,飛機、高鐵、餐廳,真實走到哪里,字就碼到哪里。
但我也不決定買,需要用第三方輸入法的話,這種外接鍵盤還是配安卓機更合適。
哦, 說回來,既然我也不推薦HHKB這款鍵盤,那我為什么還要寫這篇文章?
答案是因為手癢,當有一款好鍵盤,手指便會情不自禁地舞動起來,加上涌現的靈感,就會停不下來。
還有,據說這款HHKB的鍵盤非常耐用,很適合傳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