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貝娜離開了我們。
我知道她是《甄嬛傳》主題曲的演唱者。我知道她參加過中國好聲音。我不關心她得到過什么名次,我甚至不能很確定她的樣貌。
我只知道她是一個很有實力的歌手。
2015.1.15晚上,她病重的消息開始傳出;2015.1.16早上,她的病情開始有了熱烈的討論和前所未有的關心;2015.1.16下午,當我們正在熱火朝天的打掃辦公室的時候,一位同事突然說了一句“姚貝娜去世了”;2015.1.16晚上,朋友圈開始集體被各種媒體報道的消息刷屏;2015.1.17早上,關于某晚報記者偽裝成醫生助手潛入醫院偷拍姚貝娜遺體的消息被爆出;2015.1.17中午,事態發展成為“記者這個職業,變成了可以被每個人站出來罵15分鐘的”;2015.1.17下午,被稱為禿鷲的記者們開始從防守改為進攻,闡述自己的職業和天職,順便咬了一口“淼醫生”。
一場撕逼大戰又要開始了嗎?
啊哦喂,重心倒塌,軌道偏離了呀!
初中政治老師教會我們一句話:存在即是合理。名人比普通人享受了更多的社會資源,所以有義務被爆出更多隱私,但是記者所采取的手段也必須是正當的。
記者報道,醫生救人,職能所在,天經地義。姚貝娜的離去,大家其實都很痛心,都覺得可惜,其實我現在還沒有從這事實中抽離出來,我一個陌生人都如此,更何況是與她關系更近的人們。讓我們暫時先將感情放在一邊,從理性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客觀存在,記者只是在傳遞一個信息。如此而已。禿鷲記者說的不錯,淼醫生不應該片面判斷,等在病房外面的記者沒有在你面前露出悲痛的表情就能說明他們的內心不替姚貝娜惋惜嗎?難道你是一天24小時,無論在誰面前都是表情一樣的悲痛嗎?就算你露出了悲痛的表情就能說明你是真的悲痛嗎?如果你受到別人這樣的質疑和譴責,你又要如何辯解?世界上本來就有不需要多做解釋的心領意會。
但是另一方面,記者先生,你們不是警察,姚貝娜的去世并沒不存在你們偽裝成醫生助手偷拍遺體的理由,并且你們沒有那種權利。如果這是在揭發違法犯罪案件,那么記者偷拍偽裝是會得到大家的贊揚,可是并不是。我能理解新聞都喜歡搶獨家和頭條,“第一 時間”“第一家報道”是你們追求的目標,跟蒼蠅一樣圍在病房外等候結果,我也就忍了;至于偷拍遺體,我就忍不下去了,如果你是為了滿足大家的獵奇心理,我很遺憾的告訴你,就算你拍到了,你問過我想不想看了嗎?這是在踐踏姚貝娜,不尊重姚貝娜的親人,以及侮辱看新聞的大眾。條條都是死罪,你說你是不是完了!真正的記者,要有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憫人的情懷,大徹大悟的智慧。不能在商業和利益面前形神俱滅。?
達達前面說了:存在即合理。但是,這種合理是我們每一個人本著一顆正直善良的心,所維系出來的一種平衡,千萬不要輕易去破壞它。望每個人共勉吧。
記得我們高中學過一篇課文《我很重要》,我們是子女,我們是父母,我們是愛人,我們的身邊站著一群生死相依的至親。緣聚緣散,人生無常,我們都要對自己負責。所以,健康是一種責任。
?哀悼過后就讓烏云隨風吧,做一個健康的人,開心的生活。好了,不說了。我要去喝媽媽給我煮的花生雪梨湯了。 愿大家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