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知道了奶奶愛吃豬肝,從那以后,每次在家去超市的時候想給奶奶買點什么吃的,大腦總是吶喊“豬肝啊,當然是豬肝”,所以便聽從大腦的召喚每次都買豬肝給奶奶吃。第一次參加工作營忘記聽誰說應輝阿公愛吃海南粉,所以只要方便的時候都會給他帶份海南粉,其他家人也是如此。
每次把豬肝或是海南粉帶給老人的時候,心里都會升騰起大大的滿足感,就像是把全世界最美味的食物帶給了他們。可是我現在突然在想,如果不是該死的豬肝或者海南粉,我是不是會更用心地去發現老人的口味,去了解他們?畢竟,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不只一種。
突然覺得好好笑,我這是讓奶奶吃膩豬肝的節奏啊!不知道我每次回家都帶塊豬肝回去奶奶是何感受。
人好像有種慣性,就是總喜歡把自我片面的觀點當作全面的,這大抵也是人性的弱點中不自知的表現。這種慣性大多數時候都是極具危害性的。比如說,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只是認識了對方的一個面就以為了解了他的全部;在自我的發展中,我們只是踏進了某個領域的大門卻常常誤以為我們已經穿上了該領域的大衣,從而停止去觸摸它的衣角。
所謂無知者無畏,對事情不了解的人反而會有更大勇氣去嘗試。就像《塵埃落定》里的二少爺,若傻似癡,卻大有可為。反言之,有所了解的人卻極易心生畏懼。以前我不理解“大智若愚”這四個字,就像以前的我總認為有才華的人就必將鋒芒畢露。愈長大,對這四個字的理解也愈加深刻。這簡短的四個字其實包含了儒家為人處世的精髓,有非常多的內涵。
誠然,凡事有極端就有除去極端的狀態。無知無畏或者對一件事透徹了解也有助于成功,然而這世上我們大多數人往往都處于半知半解的狀態。所以,如何突破該狀態對思維發展的限制是應當值得思考的。古人有言“大智若愚”,喬布斯說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渡邊淳一則發明了“鈍感力”一詞……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在那么多城市都能適應得那么快,到每一個地方都能發現它獨到的美。因為,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一旦發現自己不喜歡,就會告訴自己“等等看,找找看,別急著離開”。這一切都始于有一年夏天我獨自去到某個海灣的經歷。
那年我獨自一個人背包去了文昌。第一站去了一個小鎮上的海灣,遍地的垃圾讓我一下子對整個城市都失望透頂,下午就去了動車站準備返回。車票好像都買了又覺得可惜,所以又返回來去了另外一個小鎮,事實上我發現了那個城市非常美麗的風景,還有熱心的警察叔叔主動送我去找房子。
所以,如果你不是生活的精通者,那就活得傻一點吧。你可別小看傻子,他們往往比正常人吃得更多,跑得更快。
作者:柒壹
QQ: 975785610
微信:Blue975785610
生如逆旅,一葦以航。旅行、電影、文字和搖滾是生活的必備品,朋友是陽光,公益如飲水。最想要的是個溫暖的家。
謝謝你愿意花時間讀我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