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風,染盡了樹木,染盡了田野,染盡了六十八道拐,染盡了我的思緒,彎彎曲曲的走出,我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悄無聲息的溫婉,允許是雨是林,或許是怨是慕,秋風搬空了大地,卻讓我留下了詩和遠方,夢回春暖花開時,看山妹彎彎地笑。
國慶一過,我們幾個“攝友”就上了宜良六十八道拐,不僅帶了專業照相機,還帶了航拍飛機,為的就是賞盡六十八道拐的風采。車子過了小坡腳村牌坊,六十八道拐就呈現在面前了。要是不說,還真不知道,此乃就是世界最彎公路六十八道拐。車子沿山爬坡,恍如走進童話世界的花園一般,沿途的溝塝、邊坡、路沿、果園壩埂上、拐角處都是大量的波斯菊,花兒們競相開放,白的、粉的、紅的、黃的、紫的,把一道道拐裝扮成一道道絢麗多彩的彩虹,布滿了整個眼簾,在晨風的親吻下,各式各樣的蝴蝶及不知名的蟲兒在其間起舞鳴叫,淡淡的花香迎山風撲來,讓人如醉如癡,你看,那花季的少女,性感肥臀的的少婦,溝壑滿容的老嫗,都在陣陣尖叫,忽東忽西,上上下下,來回起伏,經久不息。波斯菊又稱格桑花、金露梅,云南一帶也稱為茴香花,在人們心中是圣潔之花,生命力頑強,花期長、堪為好看。六十八道拐是宜良城西通往靖安哨村的盤山公路的簡稱,據有關方面介紹,因公路依山梁橫S型輾轉,繞來繞去,短短的6.3公里路程,共有68道拐,在最集中的3公里路段上能同時看到42道拐,平均92.65米就有一個拐,平均一個拐僅能上升7.3米的垂直高度,平均坡度7.88度,垂直高度500米,后因外界發現并被證實為目前世界最彎公路而得名,故此將該路段稱之為六十八道拐。到了半山的木頭房涼亭處,我們索性下了車,置身于這浪漫的花海中,定格花海的美,或許是太迷戀了,我也激動的熱吻起來,淡淡的花香讓我癡醉,讓我不能自拔,秋風迎面吹過,山妹彎彎的笑就這樣定格在了迷迷糊糊的思愁中。
在晨霧的繚繞下,彎彎曲曲置身于青山綠水間,六十八道拐顯得格外寧靜美麗,特別是集中的路段,一道道拐擬似山妹向大地甩開彩帶,均勻地在山梁間舞動,劃出一道道圓弧,似萬道霓虹橫空出世,若千條絲雨鑲嵌大地,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聯翩。透過航拍鏡頭,拉近沿途的道道拐拐,山妹正沐浴著清晨的曙光,或獨處花中,或陶醉于花香,或癡迷于花語,走走停停,甩甩絲巾,聞聞花香,放放嗓子,彎彎地笑,似景似夢,著實讓人如醉如癡,難以醒來。
徜徉在六十八道拐的花海里,我如癡如狂地按動著快門,尋找道道拐上的風景,探聽道道拐上的故事,記下秋與花、雨與云的凋凋落落、起起伏伏,惦戀著道道拐上山妹彎彎的笑,讓記憶變得五彩繽紛,漂漂亮亮,童真童樂。
“嗨!走啰。”收拾完顯擺的作為已近12點,我以為要去靖安哨村吃午飯,那不知幾個攝友事先也定好下山去鄉鴨湖大道金福主題餐廳甩燒鴨。
南盤江由東進入宜良壩子,從北往南流經北古城、縣城、狗街等地,南繞竹山而出,所經之處河床平緩彎曲,造就了美麗富饒的世外桃源、人間天堂。靖安哨村,話說過去是通京古驛道中的哨,如今是昆明最古老的原住民族之一——撒梅人的寨子。六十八道拐的勝名,也悄悄地揭開了這個古老村寨的面紗。勤勞、智慧、純潔、勇敢、心地善良的撒梅人是昆明最古老的民族,由于最具特色“雞冠帽”服飾,當地人戲稱“公雞族”、“公雞人”,撒梅人能歌善舞,也能做一手好菜,狗肉、米線、湯圓就是撒梅人傳統美食,如今撒梅人又把原生態,無污染、營養價值極高的野生菌做成美食。有時間走進村寨、爬上山崗、鉆進山林,和山妹一起登山找菌子、對山歌、品美食、摘水果,蘋果、桃子、香梨、脆李,品種齊全、物美價廉、味道鮮美,讓人垂涎欲滴。
秋也入夜,六十八道拐、靖安哨、宜良,卻不怕黑。秋冬春夏,不論是徒步散心、騎行放松,還是登山健體、遠離喧囂尋找寂靜,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上去靖安哨能吃菌子、吃涼粉、摘水果、看風景,下去縣城能趕花街、趕香會、看關索戲、甩燒鴨,一路上還能看五彩繽紛的波斯菊,還有那清純俊俏、楚楚動人的山妹,在彎彎拐拐處彎彎地笑。在六十八道拐上看山妹,看山妹彎彎的笑,和山妹一起看盡人間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