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人不一定都優秀,但是優秀的人每一個都很自律!
英國39歲的媽媽莎朗·布萊克莫爾體重曾高達37.5英石(約合236.3千克)。
在父母一年半內相繼因癌癥去世后,她暗暗下定決心,為了避免年幼的孩子失去母親,自己一定要減肥成功。
這位母親立誓:“我曾經對父母保證,我會結婚,現在最重要的是為了我們的孩子減肥。”
隨后,生育兩個孩子的布萊克莫爾開始了艱難的減肥之路。
一開始,布萊克莫爾在家節食,戒掉巧克力和薯條,改為低糖低脂食品,隨后加入體育鍛煉。經過兩年半的努力,布萊克莫爾的體重將至12.2英石(約合76公斤)。
布萊克莫爾還讓15歲的大女兒和自己一起健身,希望女兒能明白:“自律的培養可以從任何一件小事開始,并讓女兒了解,鍛煉和保持健康是有趣的,而不是一件苦差事”。
擁有一個自律的孩子,是父母夢寐以求的事情。
多少老母親夢想著有這樣的孩子:
放學一回家,就主動寫作業;
不完成學習任務,絕不看電視;
即使手機在手邊,也絕不沉迷游戲;
醒醒,各位,自律的孩子不是天生的。一個自律的孩子背后必須有強大家庭教育。
高度自律的父母到底什么樣?
一個孩子馬上要上四年級的家長曾向我抱怨:兒子幾乎沒有辦法完成作業,好話說盡,吼也吼了,手也動了,孩子還是一副不著急的樣子。老師在微信群里經常點名兒子,小伙子也不在乎。
在與朋友交流的時候,我把家長的困惑告訴了她。因為我知道她家有個要上高一的學霸女兒,問她經驗是什么?
她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要什么經驗啊,孩子的學習我和他爸除了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管了管,以后再也沒管過。”
你說氣人不氣人?不過,我知道她說的是實話,我經常去她家,大概也能找到答案。
她和丈夫都是大學老師。夫妻兩平時最喜歡的是看書。
孩子小時候,晚飯后,一家人散完步回家,一人一本書,誰也不打擾誰。他們都覺得是一種享受。
女兒上學后,女兒自己在臥室做作業,她拿一本書在客廳,老公拿一本書在臥室。
她也有過當家長的焦慮,怕輔導孩子寫作業是一場“災難”。然而,擔憂是多余的。孩子只在一年級的時候讓她輔導了一學期,然后告訴她,自己可以獨立完成,她就光榮下崗了。
朋友是個行動力很強的人,計劃好的事情從來不拖延。比如,每周固定時間做家務,固定時間安排外出活動。
在她家,不教就是最好的教。父母就是最好的教科書,父母什么樣,孩子只是有樣學樣。這就是父母榜樣的力量。
制定規則,你在堅持嗎?
孩子真的像我們想象的那么不好管教嗎?真的需要手拿著拖鞋,監督寫作業?
曾經,一位家長留言稱,女兒沉迷于動畫片。她知道這樣對女兒的視力和身心影響不好,想限制她。
于是母女定下了規矩:女兒每天可以看兩集動畫片,30分鐘左右,看完之后,立刻關電視。結果卻是,這位家長總是忙于工作,沒有時間監督,所以她的女兒又開始肆無忌憚的看動畫片。
反思起來,不是孩子不能堅持,是母親沒有堅持下來。
制定規則之后,父母堅持按照規則做,一段時間后,孩子會養成習慣。他們會認為,每天這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就成了性格中固定的品質。
養育一個自律的孩子,需要很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可能遇到各種問題,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去克服。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是給孩子一生的財富。同時,對父母來說,也是巨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