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學習成長群里,看見一位家人的分享:“這些天的除了工作忙些之外,對作業的逃避與完不成,是因為自己這些天自我的整合很失敗。
所以不想說的,要比想說的更加的紛繁復雜,在極度消極的時候總是不停地搜集一些正能量的東西或事件來說服自己······”
這段話讓我非常的有感,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兩股力量,一善,一魔,雖然外面是風平浪靜,但是里面是處處暗礁,不知道什么時間就翻到情緒的坑里。不想說,其實是不想面對自己的不好。
前段時間有位家人問我,你每天樂呵呵,難道沒有情緒?
我說,我是人,怎么可能沒有情緒?
我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中情緒升起,落下。
自己看著自己掉進坑里,爬上來,又掉下去,此起彼伏。
在情緒的坑里,有時爬的快點,有時爬的慢點,一天的念頭、情緒,如同潮起潮落,反反復復。
一件事,一個人,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個念頭,都會把我帶入情緒中。
覺察到的,覺察不到的,都儲存在了感覺里,成為了生命今天的一部分······
當我在情緒的坑里時,內在是沒有力量的,身體也是無力而沉重,做事情也是消極滯后的。
人的內在沒有力量,就一定會在外面物質的世界尋找快樂來填補,看電視,看小說,和朋友聊天,跳舞,喝酒,等等。
凡是可以帶來快樂的感覺,有成就感的,我們一般都會去選擇,孩子打游戲上網也是一樣。
當有情緒的時候,我所有知道道理,知識統統歸零,用不上,也不管用。
我的理性,意識告訴我,你不能這樣,你不該這樣,你是一個媽媽,,你是妻子,你是朋友,你是女兒,等等······
此刻在情緒中,我已經拋棄了所有的身份定位,我什么也不是,我只是一個有情緒,需要被關注的小孩,需要被愛的小孩,需要被接納的小孩。
凡是你應該怎么樣,你要怎么樣,都跟我無關,是此刻都是歸零,無效無力。
當內在的世界能量歸零時,外在知道的知識在多也沒有用處的。
不是我不知道我這樣的狀態不好,而是我意識層面知道的力量,無法駕馭內在情緒的力量。
我和我已經在對著干了,我所知道的道理,知識,倫理,讓我要做個好人,積極的人,勤勞的人,柔和的人。
但是情緒一來,我就成了一個負面的人,我不接受自己是負面的人,所以我和我就已經對著干了,兩股力量的較量,我已經累了。
所以,其他人的要求只會讓我更加的累,和煩,我想逃避。
于是選擇一些人,事,物,興趣,美食,朋友,電影,游戲,小說,聊天·······來填補內在是匱乏。
知道做不到,讓人更加的無法自我接受,也會更加的自己否定自己,使自己更加迷茫。
很多的學習的家人都困在了知道做不到的死胡同里,有的人為了面子開始裝堅強,裝積極,裝好人。
于是,好人不長壽就出來了,因為外面要在人前裝好人,內在卻是千瘡百孔。
內外不統一,自己跟自己耗,自己跟自己對著干,自己把自己悶死在病里。
我和外界的關系,取決于我和我的關系,我接納外界的程度,取決于我接納我的程度。
情緒都是自己自編、自導、自演、的情景劇,有時我認為是別人讓我生氣,可能別人根本就是不認識我是誰。
我們經常會在外面看見別人的行為,我們會用我們的認知,發出情緒,這個人怎么這樣啊?沒水準,沒素質,等等·····別人根本就不知道,他被人惦記上了。
所以不是別人要把我怎么樣,是我們自己不放過自己,自己和自己死纏爛打。
自己的習性,秉性,惰性,認知,自以為是,貪等等,在我們內在那個不知道的世界,控制著我們知道的世界。
當情緒來臨,接納自我的情緒,就會降低自己的魔性,就會減弱魔性對自我的控制。
學習的目的,不是執著自己的好,而是接納 ,面對自己的不好,敞開自己的不好,讓它從陰暗的內在回到意識的世界,回到陽光下,讓它成為自己的好。
哭和笑都情緒的疏導,不要總是允許自己笑,該哭的時候,就讓自己痛快的哭。
只有允許自己哭,笑的才會燦爛。
倒出來的是痛快,裝進去的才能是快樂!
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在跌跌撞撞中探索,在坦蕩蕩中生活。
接納自己不好,心疼自己的不好,自己給自己哭泣的機會。
哭泣不是軟弱,那是接納自己后的溫度,是自我合一的深度。
允許自己有弱的時候,才會有持久的堅強。
有血有肉才是生命,喜怒哀樂才叫人生。
情緒來,情緒走,才知道啥是美好;
有失去,有得到,才知到啥叫珍惜;
我知道自己的不好,我正在努力成為那個好!
我們是活著的人,在動態中的不平衡中求得平衡。
隨緣自己的好,善待自己的不好,就是善待他人的好,接納他人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