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個6歲的女兒。
孩子到學齡之后,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兩個字——焦慮。
首先家長群就是一個小型的焦慮制造機。培訓班、識字量、體重身高、藝術特長,所有能量化的東西,總被拿來暗暗稱量。
社會上親戚見面就問成績,熟人見面就問學校;網上更不得了,連新詞都造好了——雞娃。
每周末,我一個培訓班接著一個培訓班地接送,一點不敢歇氣,生怕因為自己的懶惰,讓孩子跑慢一步??删褪沁@樣,還是經常一面對孩子氣得七竅生煙,一面擔心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今天,女兒回來對我說,“媽媽,老師今天給我發了一個獎品,我同桌有兩個。我明天一定要趕上他!”
我對她這種追趕超越的豪情壯志毫無興趣,接過話題就問:“那別的小朋友都有幾個?”
“誰誰誰有八個,誰誰誰有十幾個了。老師今天第一次給我。”
? ? 不生氣不生氣,我一邊勸慰自己,一邊忍不住沖口而出,“我是養了個郭靖嗎?”語氣中的刻薄諷刺連我自己都驚訝了。
? ? 她轉回來問我,“郭靖是誰?”
? ? 郭靖是誰?一個笨小孩?不,他明明是“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的一代大俠,但他曾經確是個笨小孩,那么到底是什么改變了他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重讀了一遍《射雕》,才發現改變她命運的,從來不是江南七怪、馬鈺、洪七公,當然更不是黃蓉,而是他的母親——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