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兩周之前開始看,看了不止一兩遍,才敢寫下這些文字。
? ? ? ?一曲Another day of sun拉開了序幕,也奠定了這一部歌舞劇的基調,歌曲代替語言,舞蹈抒發情緒,帶著濃烈的懷舊風情,演繹一段俗套仍讓人唏噓不已的愛情故事。冬-春-夏-秋-冬,一個輪回,再轟轟烈烈也還是回到原點,到底是首尾相及的完整。他們在夢想中與愛情相遇,又在夢想與愛情的抉擇中離去。
? ? ? ? 兩個心懷夢想的人有著相同的不得志的境遇,苦惱的同時仍然有著樂觀的期待,志同道合的人的確是會相互吸引的。逃離了聚會的米婭被巴塞斯汀的鋼琴音吸引,駐足毫不掩飾地欣賞。那一天是圣誕節,在與圣誕節格格不入的琴音里,她遇到了她,從此開始有了交集,故事隱約有了開始。
? ? ? ? 要說他們之間的故事正式開始,我覺得應該在那一次宴會之后,米婭毫不遮掩對小塞的興趣,小塞幾番矯情終是繳械投降,我一個行外人后來知道高司令和石頭姐不是專業的舞蹈演員,舞蹈功底也是沒有的,但是這一段舞蹈著實美,是自然的默契也好,千百遍的排練也罷,最后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一段剛剛互生情愫的世俗男女,自然而靈動。
? ? ? ?那之后他們互談各自的理想,小塞的爵士樂,米婭的演員夢,米婭與當時的男友及其朋友的志趣不合更她覺得與小塞是那么的契合,有種相見恨晚的惺惺相惜。說是相見恨晚,深究卻是最合適的時機,看過一句話,你喜歡一個人是因為這個人在特殊的時段里給了你特殊的感覺,米婭和小塞也如此。那段帶著愛意的共舞,在深藍神秘又閃耀的星空里,真的浪漫到哭。
? ? ? ?他們在還不太忙的日子里享受著熱戀,這段時日是真的快樂。當然不可能就此忘了夢想,米婭仍不斷地參加試鏡,小塞與朋友的合作中改變了最初的堅持,米婭的試鏡仍不斷地失敗失敗,與此同時籌備著她的獨角戲,而小塞的樂隊越來越紅,他們在各自的藝術里踩著節奏,渴望有一天奏響華章。
? ? ? ?忙碌讓他們充實,也讓他們聚少離多,小塞未提前告知的驚喜的相聚是一個轉折點,喜悅過后是不可避免的爭吵,未曾歇斯底里,可是相愛的人的互相指責總是特別扎心,扎在心上的痛以尖銳刺耳的烤箱的警報聲表達給觀眾,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那種窒息,米婭奪門而去。說不清是誰對是誰錯,兩個人都不好過。
? ? ? ?米婭的獨角戲,小塞沒有來,他是有事耽擱了,可是沒有來就是沒有來,在她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不在。觀眾甚少,興致缺缺,甚至有些人背后吐槽著米婭的獨角戲,演出的失敗和愛人的缺席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米婭已經瀕臨崩潰,與小塞告別,我很記得這段對話。“你去哪”,“我要回家”,“這就是家”,“不,再也不是了”。米婭崩潰又無助,小塞頹然又心碎。
? ? ? ?盡管后來有伯樂看了米婭的獨角戲之后相中米婭,盡管小塞鼓動了米婭帶她繼續回到夢想里,盡管米婭后來在演藝事業大放光彩,他們之間回不去了卻是個很遺憾的事實。
? ? ? ?他們的夢想都實現了,米婭結婚生子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某一天,米婭和丈夫走進一間酒吧,偏偏就是小塞樂隊的酒吧,視線相交的那一刻,記憶和情緒如潮水般涌來,這讓我知道他們還是彼此相愛,只是不在一起了,也讓我知道一眼萬年這個詞的釋義。熟悉的音調又響起,是初遇時小塞彈的那一首曲子,Mia&Sebastian' Theme,一曲牽出另一種圓滿的結局,到了這一段是真真戳到淚點。
? ? ? ?這段從現實中抽離的蒙太奇片段淋漓盡致地把不圓滿的都圓滿了,我想起一段話,“假如一切重來,我會在第一次見面吻你,推掉工作來看你的第一次表演,我會辭掉工作,跟隨你到巴黎,巴黎也有好的爵士樂,我們會有美好家庭,在孩子丟給保姆的夜晚,開車帶你進去吃飯,然后一起走進酒吧,聽別人彈奏我做的曲子。”。另一個結局里,初遇時就擁吻,而不是擦肩而過,他放棄那個樂隊,而不是放走她。偏執如我,更愿意相信這抽離現實的童話。
? ? ? ?從現實中抽離又關照著現實,曲終人散后的相視一笑,仍是盛了愛意,也是釋然。在對于夢想與愛情的選擇里,沒有公平不公平,只有甘愿不甘愿。不只是夢想與愛情,還有更多其他不得不做的選擇,兩者之間沒有沖突自然最好,盡了最大的力氣還是不能避免這樣的選擇,總有要妥協要放棄一方。這很難受,經年之后,甘愿的和不甘愿的,也許都會釋然了。
? ? ? ?把《愛樂之城》看了一遍又一遍,企圖稀釋骨子里的偏執。如何?未可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