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從哪里來》13到15章
我們的煩心事,說到底,是因為我們想得太多。
我們總是很習慣的說某個人讓我很生氣、某件事讓我很生氣。其實這些都是沒有什么道理的,實際發生的往往是,某個人說了一句話,做了一件事,我們內心產生了一個對她的解讀,進而激起了內心某個沒有被治愈的地方,于是“我”產生了情緒來攻擊自己。
面對同樣一件“煩”的事,不同的人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這就充分說明了引起情緒的不是“事”,也不是“人”,而是我們的內心對其產生反應的模式。
我們有時會為一日三餐感到煩,為孩子不聽話感到煩,為隊友不配合做家務而感到煩,也因為領導的批評而感煩。凡此種種,各種“煩”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之所以會這么煩,也是因為我們把情緒開關按鈕的決定權交到了別人的手上。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解決生活中的這些煩惱呢?
1、停下來深呼吸
覺察:我此刻在什么情緒中
讓自己深呼吸20秒,然后想象我們心里有一只寶瓶,寶瓶里有一股氣,就是你此刻的那種情緒,這時候不要把寶瓶蓋上、壓抑氣體,而是把寶瓶打開,讓這股氣能夠順著保瓶的出口慢慢的逸出、消散。
2、放下那些“應該”
自問:引起我情緒的那些念頭都是真的嗎?
以“為什么”的方式進行自我對話,找出產生情緒的最底層原因。
我們總是想當然的認為,我們的很多煩惱都是別人帶來的,我們感到很生氣,因為他們不“應該”這樣做。其實,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對我們的情緒負責,那就是我們自己。沒有你的允許,就沒有人能激怒你,沒有你的允許,就沒人能傷害你。
3、做情緒的主人
我們要意識到,我們才是自己情緒的主人。我會有什么情緒,我對一件事怎么反應,是我說了算,和別人無關。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情緒按鈕開關,不要輕易被別人一觸碰就,產生不良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