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倉道)
我是在一九九五年開始練毛筆書法的,那時我三十六歲,至今二十四年了。
我與書法結緣,是因為當年我家出租兩間門頭房引起的。租房者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省書協會的書法家,我稱他張老師。
張老師租用我們房子,一間是書法間,另間懸字對外出售。
張老師的書法,或正楷;或行草。其正楷功底深厚,行草則漂亮俊逸。
我笫一次去那里,看到他聚精會神,有滋有味的書法情勢,立刻感受到他的大自在,大享受。
我被震撼了。
上高中時,我曾經看過一本關于中華書法的小冊子,那上面說,書法做為中華國粹;中華文化符號之一,蘊藏著儒釋道境界的精神內含。
書法集境界信仰,藝術修養,品德情操于一身,是中國文化的自信之一。書法幾千年一脈相傳,淵源流長,還將一代又一代推陳出新,繼往開來。
從那時起我下了決心練書法。時間不長,我就買齊了筆墨紙硯,業余時間開練,并且隨時去請教張老師,張老師也很認真地教我。
后來,我們那一片拆遷,成為小區樓房,我們家轉換了樓一層的臨街門頭房,被一家公司辦事處相中,做了他們對外的辦公營業點。
幸好張老師有擴展書法事業的想法,于是他就租了文化市場.書畫廊的一間大房子,事業發展的更大了。
我二十多年如一日書練書法,其中的堅持不懈和大自在,大愉快,真是一言難禁,也實難形容。我得到過很多獎項,三個書法頭銜,在這里不列舉了。
現在,我常對我的徒弟說的一句話就是堅持,因為容易做的事,不會有大成就。
至今,我還常去探望張老師。張老師已是八十歲高零,由他的兒子接手了他的事業,他的兒子也是省著名的書法家。
練毛筆書法,最難的是堅持入貼,這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出貼更要有舉一反三的靈性。
那時,我幾乎天天練字,并且達到一定的數量。這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那就是妻子的支持,不妨說我的妻子就是我的第一鐵桿粉絲!
后來,我用了四年時間,用毛筆小楷書畫評《三國演義》,天天約三百字,畫了插圖近兩千幅,其中點評字數超過了原著。
我完成書畫評《三國演義》后,被省各大電視臺和一份報紙播報,一時被書法界稱為奇人,因為有抄三國的,卻沒有帶插圖點評的。
我的情況被報道后,就引來了很多求字者,還有四位書畫收藏家和出版社的手機聯系,多少錢了,這么吧那么唄。我嫌麻煩,就讓兒子同他們交涉,不料,兒子不答應出售,或者以拍賣、出書等形式,盤轉我的《書畫評(三國演義)》,他說多少錢也不這樣作,他要傳下去。所以,這事就這樣了,這是o6年的事。
隨后,我的書法作品就走進了文化市場。到了我這歲數已經看淡名利了,只想玩個痛快,雖然個性釋然,太較真,也只好順其自然,得過且過了。
人人都追求幸福感,那么,幸福是什么?我個人體會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
書法筆耕吾心,書者自靜其志,常提一口氣,自是練內功?
一生書法者,絕大部分壽令超過八十。如今我己六十歲,精氣神仍然很足。我每天早上大步走五公里。今年查體,除了血糖偏高,一切正常。
現在,我正在書畫評《紅樓夢》,力爭六年完成。我還上了簡書寫作平臺,已經發表了近二百篇小說,還在寫長篇小說。
我很佩服《老人與海》上的一句鐵言:
別看我老了,但我覺得,還有一把子勁呢!
是的,盡量作自己喜歡的事,凡事不強求,更不能違背自己的價值觀,不作那欺心的事,應該不卑不亢得做人。
還是老話說得好,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