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時節》里,寧宥跟兒子解釋她和爸爸為什么要離婚時,說到發現爸爸與外公很像。
是的。這兩個男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到了中年,工作沒有妻子好,收入沒有妻子多,而妻子又能力非常強,好像怎么努力都無法超越。
寧宥的父親被困于這樣的處境時,執拗的盯著廠長加工資,誤傷廠長后都沒有確認傷勢,就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而寧宥的老公則選擇在婚外情里寄托自己的情感,在創業里體驗自己的掌控感和成就感。當然他的創業肯定是失敗的,因為他要體驗的成就感非常強,成功之后要擺在寧宥面前,讓寧宥都折服的,那他就一定會選一件超出他能力范圍,甚至寧宥也做不到的事情。唯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
這兩個男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無法面對自己所要承擔的家庭責任。
而寧宥對父親選擇這樣的離開,是有怨恨的。因為父親的選擇,而她不得不過早的承擔很多本不該由她承擔的。比如,面對別人的閑言碎語,與母親一起承擔家庭的責任。
所以,很有可能在寧宥的心理,她希望父親不是這樣的,是可以去面對生活的困境,是可以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的人。
也許很多人會說,那她直接找一個跟她父親不一樣的人就好了。通常不會,如果像寧宥這樣有如此大的創傷的人,不會直接找理想中的樣子,因為他們要的不是理想型的人,而是要一個像父親一樣的人,但是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也就是寧宥心里應該對父親是有恨的,她想告訴父親,你是可以又不一樣的選擇的,但是你為什么偏偏要這樣選?
于是,她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所以她必須找一個跟父親一樣的人,然后發生跟父親一樣的事情,但是期待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當然這個結果是不可能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