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開始是被烏云掩埋的大海,大雨滂沱,周遭只有閃電與一波接著一波的海浪。一個勇敢的母親,一個獨眼的嬰兒,故事就這樣開始。
《久保與二弦琴》是由美國萊卡工作室出品的定格動畫電影,早在16年的8月19日便已在美國上映,中國引進后改名為《魔弦傳說》,這部動畫影片被譽為“史上最高難度動畫”,被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評為最佳動畫長片,同時還獲得了動畫奧斯卡——“安妮獎”10個獎項的提名……這樣一部贊譽頗豐的影片,卻在全球票房遭遇滑鐵盧。
高口碑卻低票房的結果其實在我的意料之中,一直到今天,影片上映已經有一段日子我才遲遲交上這篇影評,也著實是因為想觀察一下這部影片的內地票房,結果也剛好印證了我的推斷。萊卡工作室出品的動畫電影中,太多都是拿獎拿到手抽筋,但卻票房慘淡。這個工作室有錢任性,專注定格動畫電影,而且從角色設計上始終堅持哥特風,最重要的是不論影片有多么賣座,他們也從不拍續集……這種特立獨行的奇葩做事態度簡直就是動畫影片領域的一股清流,畢竟電影產業并非公益事業,沒有任何人會做如此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巴特!誰讓他們家有一位高富帥老板呢?(特拉維斯·奈特先生,如果你真的不介意的話……我會在棲霞路搖著手帕等著你回來~嘗嘗家鄉菜,團圓樂開懷^^)
不論是《僵尸新娘》、《鬼媽媽》、《盒子怪》,萊卡工作室對角色的形象設計上始終獨樹一幟(即前文提到的哥特式),風格上對恐怖橋段的描繪也駕輕就熟。從開頭的黑暗大海里一艘跌跌撞撞的小船,到久保的兩個姨媽,那種對動畫恐怖氛圍的制造也是值得大贊的。
接下來想來談談定格動畫,可能很多人對定格動畫不是太了解,不同于手繪動畫,定格動畫往往是用黏土、木偶或其他材料制作,通過逐格對實物拍攝后連續放映實現的,這么說可能還是有些晦澀,簡單說吧,大家都看過的定格動畫代表作就是《阿凡提的故事》了,只不過《阿凡提的故事》沒有選擇黏土,而是用玩偶作為拍攝材料的,因此人物的表情非常生硬,而用黏土材料拍攝,就能解決人物表情的問題了。
這么說,在《魔弦傳說》中,主角久保的表情,足足有2.5萬多種(久保的表情包繞地球可以兩圈……),拍攝的過程就更加復雜了,那么你可能想問,定格動畫究竟是如何拍攝的?
首先做出實物、實景模型,然后手工移動道具、改變角色的表情,逐幀拍攝。而1秒有24幀,一部90分鐘的影片也有12.96萬幀,導演特拉維斯·奈特曾在采訪中提到,由于定格動畫的特殊性,可能拍了幾天在影片中也才只有1~2秒的鏡頭,大家設想一下就可以知道這部影片的拍攝難度和周期有多么龐大了。
接下來談談影片的故事性,說到這里我可能要有一絲絲吐槽了,因為影片的故事設計上和《寶蓮燈》十分相像,只不過把故事的背景放到了日本的忍者,久保的爸爸是一名驍勇善戰的將軍,但由于能力日趨強大,作為月神的久保姥爺開始擔心天神的能力會受到威脅,因此派女兒前去刺殺,卻不料前去刺殺的女兒與久保爸爸墜入愛河,并誕下久保,久保爸爸為了保護妻兒,死在月神刀下,月神在久保誕生時奪走其一只眼睛,并派出邪惡姐妹(久保的姨母)奪走久保的另一只眼睛,久保的母親擁有一把魔力巨大的二弦琴,她帶著久保開始了逃亡之路……
故事背景大概是這樣,只不過如果把久保換成沉香,二弦琴換成寶蓮燈,把月神爺爺換成王母娘娘玉皇大帝,把邪惡姐妹換成二郎神……故事簡直就是翻版“寶蓮燈”,并且,在影片中有一只陪伴久保的猴子,也不禁讓我想到寶蓮燈里友情客串的孫悟空,哎,這么優秀的形象設計,這么難拍的定格動畫,卻被這么坑爹的故事設計毀滅了。
影評發出來之前,我在豆瓣查了一下影片評分,7.5分的成績屬于影片及格線,影片的故事設計讓這部影片low到極點,并且故事的進程運轉飛快,哪怕在結尾處強行主題升華,在我看來也不過是亡羊補牢。在觀影中,帶孩子來看電影的不少,經常能聽到旁邊小孩子的聲音,但這部影片的受眾人群Hammi依然認為是成年人,小孩子來看可能也就更多的是在關注動畫人物的動作與背景的夢幻色彩上了,畢竟《魔弦傳說》不是一部笑點頗多的動畫影片(我才不會告訴你最后一段Hammi還不爭氣的被感動到cry)。
影片評分:8.0,這是一部制作精良但故事性欠佳的定格動畫影片,建議父母朋友們在成年孩子的陪同下觀看。